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籍

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慈善组织发展

书 名: 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慈善组织发展
英 文 名: The Development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under the Public Finance System
作 者: 朱俊立
I S B N: 978-7-5097-5199-2
丛 书 名: 云南财经大学前沿研究丛书 订阅
关 键 词:  公共财政 财政制度 慈善事业
出版日期: 2013-11-01

中文摘要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转型、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共同结果是促使政治转型,把公共服务型政府确立为政府转型的目标模式已成为普遍共识。为了适应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有限政府”的改革需要,应建立起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体系。由此,慈善组织发展的社会空间和公共领域正在逐渐形成。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发展及收入差距扩大构成了慈善组织发展的经济基础;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促使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合作关系逐渐形成;以慈善组织为主体的第三次分配能够增加社会福利,有助于弥补公共财政投入不足。

然而我国既有的研究中,一般对财政职能范围的界定都是建立在政府-市场的“二维制度”基础之上,假定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两种机制来实现。但是,无论是实践部门还是理论界都早已认同不仅市场会失灵,而且政府也可能失灵。因此,有必要引入除市场与政府之外的第三方力量——社会力量,构架一个由非营利组织构成的精巧的“第三方治理”体系。而慈善组织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最早形式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对公共财政制度下慈善组织如何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尤显迫切。然而目前国内仅有很少的研究者将非营利组织纳入公共财政研究的视野,而且没有将其中最重要的慈善组织分离出来进行专题研究,基于以上原因,本书尝试进行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慈善组织发展研究,以期对这个还没有引起大家足够重视的问题做出一点有价值的探索。

本书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一是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领域也相应发生深刻的变化,并推动政府治理模式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随着政府转型的深化,慈善事业作为公共服务的补充提供者,其地位和作用开始受到政府部门的广泛重视;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收入差距扩大使得慈善捐赠具有了现实必要性;过去由政府包办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由非政府的慈善组织来承担一部分社会福利事业成为改革的取向,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合作关系逐渐形成。然而,我国慈善事业还不发达,从整体上看慈善组织在承担和处理公共事务中表现出在自治能力、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因此,需要在公共财政的视野下研究慈善组织的发展问题,以促进慈善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阐述了本书的研究意义。对公共财政的研究仅停留在政府-市场的“二维制度”空间内存在不足,有必要引入除市场与政府之外的第三方力量——社会力量。“多中心治理”理论构建了政府服务的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三维制度模式。非营利组织是社会力量供给公共服务的主体,而慈善组织是非营利组织中最重要的部分。构建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的新型合作关系是“多中心治理”模式运作的重要内容。而且,经济学理论界也早已开始关注以慈善组织为载体的第三次分配,认为它有助于填补市场、政府留下的空间,促进社会各部门协调发展。三是明确了本书所研究的慈善事业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扶危济困的传统慈善,而且还是具有公益性特征的现代慈善公益事业。

第二章,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领域相关理论综述。本章对公共财政理论、慈善组织理论、政府与慈善组织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与评述,从整体上勾画出慈善组织在社会上广泛存在并且发挥着补充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的理论与实践的轮廓。一是在公共物品理论综述方面,首先对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概念进行了辨析;其次评述了对传统公共物品理论的批评与发展——公共物品供给的多中心格局;最后得出结论,本书所研究的慈善组织是除政府与市场外最重要的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因此讨论其在公共财政制度框架下的发展问题,对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二是在慈善组织领域方面,界定了慈善的含义、慈善活动的主要方式、慈善组织的定义,指出现代慈善不断向公共领域拓展,具有公益性特征,厘清了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和慈善组织的关系,并对慈善领域的两对基本概念——慈善与公益、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辨析。由此,明确了本书所研究的慈善领域的基本范畴。三是对政府与慈善组织合作供给公共服务做了综述。第三方治理理论、公共物品的多元互动供给论和认为慈善事业本身属于社会性保障事业的观点,为政府与慈善组织合作提供公共服务形成了理论支撑。

第三章,慈善事业发展历史。本章把建立政府(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的新关系模式放在慈善事业发展的世界历史视野之下思考,通过比较发现,中西方各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各有不同,启迪我们结合中国自身的慈善事业思想文化特点,正确认识我国政府主导慈善事业的历史传统,从而为树立“建立当代政府(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的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的理念做一个历史背景的铺垫。中国的传统慈善思想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西方慈善事业起源于基督教的教义,强调“博爱”。慈善活动首先从民间发展起来,然后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政府逐渐介入。而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受宗教影响小,国家的慈善制度受“民本主义”和儒家“仁义学说”的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差序等级”的伦理层次。慈善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从那时起,中国的慈善活动就是政府主持和主导的,被称为“政府慈善”,民间慈善只是处于补充的地位。我国自古就有政府主导慈善事业的历史传统,当前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又是由政府推动的,政府自我完善的改革,遵循的路线是“自上而下”的。所以,我国政府(公共财政)应坚持对慈善事业发展的引导作用,但也必须改变过去对慈善组织的控制型管理的做法,转而采用培养与服务性质的制度及其配套的政策措施,引导慈善组织发展,发挥其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营利性的组织特点和优势。英、美政府与慈善组织间的合作,以及政府对慈善事业发展的支持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四章,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转型。本章从经济建设型政府一切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片面追求GDP总量,从而忽视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社会现实出发,阐述了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现实依据;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我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撑。提供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职能的核心,对于义务更加积极化、手段更加间接化的服务型政府来说,选择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模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慈善组织自身所具有的利他主义、服务于弱势群体、资源部分来自捐赠等特点,使它“天然”地成为多元化供给公共服务的第一候选人。一方面,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从理论上对慈善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使政府财政难以为继,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低下、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存在过度市场化现象。这些都成为需要促进慈善组织发展的现实动力。只有公民社会具有强大的社会自治能力,才能实现公共服务型政府“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将沿着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路径,从治理入手,在国家与社会的合作中,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落实各项基本权利,由政府向公民社会让渡更大的空间。由此可见,公共服务型政府需要激发慈善组织的能动性,重构与慈善组织的关系模式,从慈善组织的控制者转变为慈善组织的培育者、服务者。因此,建立新的政府与慈善组织间的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是适应公共服务型政府改革需要的、符合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选择。

第五章,我国慈善资源与慈善组织状况分析。政府(公共财政)对慈善组织的培育、服务性制度建设及其配套的政策措施是否能产生预期效果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是否具备广泛的、潜在的慈善资源可供慈善组织开发利用?本章列举了我国近年来较翔实的资金捐赠数据、物资捐赠数据、志愿者服务数据,对慈善捐赠方和受赠方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且具体分析了慈善组织的收入来源,对我国慈善资源的现实状况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近年来,慈善捐赠增长迅猛,但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慈善组织的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捐赠收入,缺乏政府的扶持。不过慈善资源并不构成制约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随着导致慈善事业发展滞后的制度层面、行业层面的制约因素的逐步改进,中国慈善资源未来有望迅猛增长。因为中国慈善资源的潜力挖掘同时得益于三个方面的驱动力:一是政策法律层面,民政部门和各地慈善事业主管部门继续推进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新的法律政策出台;二是经济层面,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居民可支配收入迅速提高;三是慈善意识层面,现代意义的慈善文化在中国也开始萌芽。本章的另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慈善组织是否已经具备了必要的组织基础,在政府的培育服务性合作的制度安排下,是否有可能成长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独立、自治的慈善组织。之所以把“汶川地震救灾”作为研究慈善组织的切入点,是鉴于历史罕见的汶川特大地震救灾,对中国慈善组织而言,既是一次集体亮相,也是一次慈善组织理念、行动能力的实践。因此,这次抗震救灾就成为探讨“要在中国建立政府与慈善组织间的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是否已具备一定的慈善组织基础”这一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的最佳连接点。本书得出的结论是:制约慈善组织发展的瓶颈在制度层面和行业层面,只有建立新的政府与慈善组织间的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才能突破制约慈善组织发展的这些瓶颈,使其健康发展。

第六章,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间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的制度设计与完善。首先,要构建政府与慈善组织间的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一是理顺政府职能,重新设计政府管理慈善的职责;二是建立独立的慈善工作协调机制;三是降低慈善组织注册门槛。在此基础上,本书所探讨的核心问题“公共财政制度下慈善组织如何发展”也就水到渠成了。因为政府行政要以财政为依托,因此政府转型也就意味着财政转型。其次,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的关系模式是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模式的具体表达,所以也应相应建立起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一是对构建政府与慈善组织间的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的总体性认识包括五个方面:公共财政支持慈善组织的原则;大量的政府资助是慈善组织健康发展的基础;资助筹建跨部委慈善工作协调机构;优化财政对慈善组织培育服务性支持的工具;找准财政支持慈善组织的主要领域。二是资助完善慈善组织的监督机制。三是制定推动基金会发展的政策。四是资助民间慈善组织能力建设。五是完善慈善事业税收优惠政策。

<<
>>

文章列表

CommonID:DIR_14189501,ID:4189501,SiteID:14,Type:formerAidText,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161913,name:摘要,ShortName:null,SubName:null,EnTitle:null,EnShortTitle:null,EnSubTitle:null,Level:0,BookId:4189497,AbstractCH:null,AbstractEN:null,KeyWords:null,EKeyWords:null,SubjectWords:null,LiteratureId:4189502,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Y,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null,XmlID:null,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15-06-01 09:00:38.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3-10-07 19:11:24.0,HitCount:0,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0,DownCount:0,AuthorInfos:null,BookPublishDate:2013-11-01 00:00:00.0,SearchTitle:摘要,ISBN:978-7-5097-5199-2,BookTitle: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慈善组织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null,researchorg:null,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null,PrizeLevel:null,IsExcellence:null,ContentClass:null,IsDisabled:N,SearchTitle_2:摘要,_RowNo:1
CommonID:DIR_14189503,ID:4189503,SiteID:14,Type:formerAidText,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161914,name:Abstract,ShortName:null,SubName:null,EnTitle:null,EnShortTitle:null,EnSubTitle:null,Level:0,BookId:4189497,AbstractCH:null,AbstractEN:null,KeyWords:null,EKeyWords:null,SubjectWords:null,LiteratureId:4189504,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Y,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null,XmlID:null,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15-06-01 09:00:38.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3-10-07 19:11:24.0,HitCount:0,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0,DownCount:0,AuthorInfos:null,BookPublishDate:2013-11-01 00:00:00.0,SearchTitle:Abstract,ISBN:978-7-5097-5199-2,BookTitle: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慈善组织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null,researchorg:null,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null,PrizeLevel:null,IsExcellence:null,ContentClass:null,IsDisabled:N,SearchTitle_2:Abstract,_RowNo:2
CommonID:DIR_14189505,ID:4189505,SiteID:14,Type:formerAidText,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161915,name:序,ShortName:null,SubName:null,EnTitle:null,EnShortTitle:null,EnSubTitle:null,Level:0,BookId:4189497,AbstractCH:null,AbstractEN:null,KeyWords:null,EKeyWords:null,SubjectWords:null,LiteratureId:4189506,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Y,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null,XmlID:null,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15-06-01 09:00:38.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3-10-07 19:11:24.0,HitCount:0,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0,DownCount:0,AuthorInfos:null,BookPublishDate:2013-11-01 00:00:00.0,SearchTitle:序,ISBN:978-7-5097-5199-2,BookTitle: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慈善组织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null,researchorg:null,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null,PrizeLevel:null,IsExcellence:null,ContentClass:null,IsDisabled:N,SearchTitle_2:序,_RowNo:3
CommonID:DIR_14189507,ID:4189507,SiteID:14,Type:chapter,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161916,name:第一章 绪论,ShortName:,SubName:,EnTitle:Chapter 1 Introduction,EnShortTitle:,EnSubTitle:,Level:0,BookId:4189497,AbstractCH:当前,我国政府的治理模式正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由此,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空间和公共领域正在逐渐形成。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收入差距扩大,构成了慈善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促使公共财政与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事业领域的合作关系逐渐形成;以慈善事业为主体的第三次分配能够增加社会福利,有助于弥补公共财政投入的不足。本书尝试将慈善组织纳入公共财政制度空间,从理论上阐述公共财政制度下引致慈善需求与供给的因素,分析政府与慈善组织提供社会服务的比较优势,并根据中国国情,结合国际经验,选择构建适合我国的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合作关系模式,进而建立起与此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的新型合作关系模式,从而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社会福利的效益最大化。,AbstractEN:,KeyWords:30640,43746,23347,EKeyWords:32910,31389,580907,SubjectWords:,LiteratureId:4189508,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N,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Y,XmlID:b1201412010010324_000_001,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15-06-01 09:00:38.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3-10-07 19:11:24.0,HitCount:17,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4189509,DownCount:18,AuthorInfos:,BookPublishDate:2013-11-01 00:00:00.0,SearchTitle:公共财政制度下的中国慈善组织发展的绪论,ISBN:978-7-5097-5199-2,BookTitle: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慈善组织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null,researchorg:null,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null,PrizeLevel:null,IsExcellence:null,ContentClass:null,IsDisabled:N,SearchTitle_2:公共财政制度下的中国慈善组织发展的绪论,_RowNo:4
CommonID:DIR_14189555,ID:4189555,SiteID:14,Type:chapter,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161917,name:第二章 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领域相关理论综述,ShortName:,SubName:,EnTitle: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on Public Finance and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EnShortTitle:,EnSubTitle:,Level:0,BookId:4189497,AbstractCH:

本文的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公共财政和慈善组织两个领域及其相互关系,因此首先要对这些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述。

,AbstractEN:,KeyWords:30640,48323,25006,EKeyWords:32910,54705,25008,SubjectWords:,LiteratureId:4189556,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N,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Y,XmlID:b1201412010010324_000_002,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15-06-01 09:00:38.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3-10-07 19:11:24.0,HitCount:15,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4189557,DownCount:19,AuthorInfos:,BookPublishDate:2013-11-01 00:00:00.0,SearchTitle:中国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领域相关理论综述,ISBN:978-7-5097-5199-2,BookTitle: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慈善组织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null,researchorg:null,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null,PrizeLevel:null,IsExcellence:null,ContentClass:null,IsDisabled:N,SearchTitle_2:中国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领域相关理论综述,_RowNo:5
CommonID:DIR_14189606,ID:14768621,SiteID:14,Type:chapter,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161918,name:第三章 慈善事业发展历史,ShortName:,SubName:,EnTitle:Chapter 3 The History of Philanthropy,EnShortTitle:,EnSubTitle:,Level:0,BookId:4189497,AbstractCH:

慈善事业源远流长,在中西方文化中,“慈善”思想都可以溯及古代。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要想构建既与历史发展轨迹相契合,又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政府与慈善组织间的新型关系,进而建立财政与慈善组织的新型关系,就必须从慈善事业发展的起源入手,厘清中西方慈善事业发展的脉络,才有可能勾画出合乎历史与现实逻辑的当代中国政府(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的新型关系,促进慈善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AbstractEN:,KeyWords:23347,60539,580908,EKeyWords:27030,60543,580909,SubjectWords:,LiteratureId:4189607,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N,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Y,XmlID:b1201412010010324_000_003,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15-06-01 09:00:38.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3-10-07 19:11:24.0,HitCount:22,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4189608,DownCount:2,AuthorInfos:,BookPublishDate:2013-11-01 00:00:00.0,SearchTitle:慈善事业发展历史,ISBN:978-7-5097-5199-2,BookTitle: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慈善组织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null,researchorg:null,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null,PrizeLevel:null,IsExcellence:null,ContentClass:null,IsDisabled:N,SearchTitle_2:慈善事业发展历史,_RowNo:6
CommonID:DIR_14189693,ID:4189693,SiteID:14,Type:chapter,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161919,name:第四章 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转型,ShortName:,SubName:,EnTitle:Chapter 4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service Government and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EnShortTitle:,EnSubTitle:,Level:0,BookId:4189497,AbstractCH: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政府治理模式由经济建设型向前演进的理论概括。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经济社会基础。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核心,也是现代行政的基本特征。提供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公共服务必须是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是多元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我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对于义务更加积极化、手段更加间接化的服务型政府来说,选择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模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除了政府供给公共服务外,还有两种主要模式可供政府选择:市场供给模式和志愿供给模式。公共服务的志愿供给模式,是指政府调整自身的运作机制并调动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提供和改善公共服务的模式。如果说公共服务的市场供给模式主要在于私人利用交换手段以赢利为主要目的来提供公共服务,那么公共服务的志愿供给模式则主要在于非营利组织以志愿的形式提供服务。公共服务的志愿供给模式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即个人的志愿服务、非营利组织的志愿性服务或非营利性的收费服务、社区提供的公共服务。非营利组织以公共利益为己任,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实现治理目标的重要伙伴。慈善组织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营利组织,现代形式多样的非营利组织都发端于此。在当代,慈善组织仍然是非营利组织中最重要的部分。与政府和市场相比较,慈善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具有微观效率优势。

随着我国政府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型的不断深化,政府将逐渐完成从“既是掌舵者又是划桨者”向“只做掌舵者”的职能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逐步把一些公共服务移交给政府以外的多元主体来提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合格的“划桨者”来承担起这部分公共服务的供给职能。慈善组织自身所具有的利他主义、服务于弱势群体、资源部分来自捐赠等特点,使它“天然”地成为“划桨者”的第一候选人。然而,目前我国政府与慈善组织间是一种控制型的“支配性协作关系”,大多数慈善组织只是一种外型化的慈善组织,它们实际上以类似于政府的模式运行,在社会结构定位上与政府的补充性强、分权性弱,在功能作用上与政府的执行性强、自治性弱,在运作机制上对政府的依附性强、独立性弱。显然,如果不打破这种政府与慈善组织间的“支配性协作关系”,慈善组织将根本无力承担起“划桨者”的责任。

我国的公民社会发育、慈善组织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是政府基于自身改革的需要,让渡出部分公共权力的结果。随着政府管理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将越来越需要依靠真正意义上的慈善组织来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这成为政府主动改革与慈善组织现行关系模式的现实动力。

,AbstractEN:,KeyWords:94612,48323,580910,EKeyWords:410931,54705,580911,SubjectWords:,LiteratureId:4189694,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N,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Y,XmlID:b1201412010010324_000_004,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15-06-01 09:00:38.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3-10-07 19:11:24.0,HitCount:18,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4189695,DownCount:17,AuthorInfos:,BookPublishDate:2013-11-01 00:00:00.0,SearchTitle: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转型,ISBN:978-7-5097-5199-2,BookTitle: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慈善组织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null,researchorg:null,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null,PrizeLevel:null,IsExcellence:null,ContentClass:null,IsDisabled:N,SearchTitle_2: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转型,_RowNo:7
CommonID:DIR_14189736,ID:4189736,SiteID:14,Type:chapter,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161920,name:第五章 我国慈善资源与慈善组织状况分析,ShortName:,SubName:,EnTitle:Chapter 5 Analysis of Charity Resources and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EnShortTitle:,EnSubTitle:,Level:0,BookId:4189497,AbstractCH:

随着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为了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政府需要改革目前与慈善组织间的支配性协作关系,建立新的政府与慈善组织间的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将一部分提供公共服务的任务交给慈善组织去做。那么,我国慈善资源供给状况如何呢?在政府(公共财政)的培育、服务性政策的扶持下,是否具备广泛的、潜在的慈善资源可供慈善组织开发利用?慈善组织自身是否已经具备了必要的组织基础?在政府“培育服务性合作”的制度安排下,是否有可能成长为现代意义上的慈善组织,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一员?以上问题的答案是决定政府(公共财政)对慈善组织的培育、服务性政策能否产生预期效果的关键性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本章对我国的慈善资源和慈善组织状况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以论证在我国建立政府(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间的新型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是否具备了一定的慈善资源和慈善组织基础。

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是第二章中阐述了本书所研究的慈善事业的范围不是仅指传统狭义的给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帮助、救济和施舍,而是扩展到现代意义的慈善公益事业。公众对解决社会性发展问题和生活质量问题的关注越来越迫切,人们对教育、医疗、科学、文化、艺术等非物质领域的公共需求,以及从发展层面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如环境与动物的保护、平等、人权、国际关系等也成为慈善公益事业的诉求。本章所引用的各种有关汶川地震救灾的材料中提及的涉足教育、文化、环保等公共事业的各种非政府组织,都属于以奉献社会、服务大众为唯一目的的非政治性、非传教性、非歧视性的慈善组织的范畴。而且,目前我国的学术界在使用各种统计数据时,一方面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慈善组织是社会组织重要主体的考虑,在有关论述中常用社会组织的整体性情况来描述慈善组织的情况。鉴于这些原因,本节引用材料时,将慈善组织与非政府组织这两个概念等同使用。

,AbstractEN:,KeyWords:101870,48323,2786,EKeyWords:376510,54705,2787,SubjectWords:,LiteratureId:4189737,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N,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Y,XmlID:b1201412010010324_000_005,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15-06-01 09:00:38.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3-10-07 19:11:24.0,HitCount:59,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4189738,DownCount:26,AuthorInfos:,BookPublishDate:2013-11-01 00:00:00.0,SearchTitle:我国慈善资源与慈善组织状况分析,ISBN:978-7-5097-5199-2,BookTitle: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慈善组织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null,researchorg:null,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null,PrizeLevel:null,IsExcellence:null,ContentClass:null,IsDisabled:N,SearchTitle_2:我国慈善资源与慈善组织状况分析,_RowNo:8
CommonID:DIR_14189819,ID:4189819,SiteID:14,Type:chapter,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161921,name:第六章 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间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的制度设计与完善,ShortName:,SubName:,EnTitle:Chapter 6 The System Design and Improvement for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 Model between the Government (Public Finance) and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EnShortTitle:,EnSubTitle:,Level:0,BookId:4189497,AbstractCH:

为了尽快突破阻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若干瓶颈,从而使我国慈善事业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必须加快建设政府与慈善组织间的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政府行政要以财政为依托,因此政府转型也意味着财政的转型。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要从支配性协作关系模式转向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财政也要相应向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转型。财政行为之所以如此与政府职能同呼吸、共命运,是由财政在政府体系中的关键作用所决定的。在现代政府行政体系之下,没有哪一个部门能够像财政部门一样具有统揽政府所有活动的层次和视角,因此我们说,政府与财政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而政府转型也与财政转型同一。政府的财政资助导向、财政资助的领域及力度直接反映了政府的政策导向。我国政府与慈善组织间的支配性协作关系模式的实质是:政府仅从浅层次的“取”的角度考虑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的关系,从政府内部分化出慈善组织以获取资源来缓解财政资源在解决下岗、失业、贫困、医疗、养老等社会问题方面的压力。构建新的政府与慈善组织间的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的实质是:政府从更深层次的“先予后取”的角度考虑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的关系,通过对慈善组织给予资金支持,扶持慈善组织发展壮大,使之成为独立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从而充分挖掘慈善事业潜在的资源,使慈善事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增进人民的福祉。再从公共财政建立的角度来看,通过培育、服务于慈善组织,才能使之成为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主体,也才能适应公共服务型政府改革的需要,把政府“划桨”的职能分离出去,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使公共财政能够真正具有自己的特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财政分配主要目标和财政工作重心;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以财行政”的基本方式;以规范的公共选择为公共决策机制;以现代预算制度为财政运行的基本管理制度。

,AbstractEN:,KeyWords:30640,48323,580912,EKeyWords:32910,54705,580913,SubjectWords:,LiteratureId:4189820,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N,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Y,XmlID:b1201412010010324_000_006,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15-06-01 09:00:38.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3-10-07 19:11:24.0,HitCount:13,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4189821,DownCount:18,AuthorInfos:,BookPublishDate:2013-11-01 00:00:00.0,SearchTitle: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间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的制度设计与完善,ISBN:978-7-5097-5199-2,BookTitle: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慈善组织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null,researchorg:null,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null,PrizeLevel:null,IsExcellence:null,ContentClass:null,IsDisabled:N,SearchTitle_2:公共财政与慈善组织间培育服务性合作关系模式的制度设计与完善,_RowNo:9
CommonID:DIR_14189903,ID:4189903,SiteID:14,Type:backAidText,Code:null,ParentId:0,InnerCode:161922,name:后记,ShortName:null,SubName:null,EnTitle:null,EnShortTitle:null,EnSubTitle:null,Level:0,BookId:4189497,AbstractCH:null,AbstractEN:null,KeyWords:null,EKeyWords:null,SubjectWords:null,LiteratureId:4189904,Fileref:null,OrderFlag:0,IsLeaf:Y,PubDate:null,FindDate:null,IssueDate:null,DocType:null,ProductSeries:null,Doi:null,InstanceID:0,MinNodeSearch:null,XmlID:null,Prop1:null,Prop2:null,Prop3:null,prop4:null,AddUser:admin,AddTime:2015-06-01 09:00:38.0,ModifyUser:Admin,ModifyTime:2023-10-07 19:11:24.0,HitCount:0,ShowType:putong,LogoID:0,PdfID:0,DownCount:0,AuthorInfos:null,BookPublishDate:2013-11-01 00:00:00.0,SearchTitle:后记,ISBN:978-7-5097-5199-2,BookTitle:公共财政制度下的慈善组织发展,BookStatus:7,AllowDownload:Y,BookVersionNum:null,researchorg:null,CopyRightDate:null,ExcellentPeriod:null,PrizeLevel:null,IsExcellence:null,ContentClass:null,IsDisabled:N,SearchTitle_2:后记,_RowNo:10
同系列图书
相关图书
引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