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报告
  • 报告作者:刘楷 白玫 安树伟 魏后凯
  • 报告字数:13987 字
  • 报告页数:14 页
  • 所属图书:人文社会科学100学科发展报告(...
  • 图书作者:黄浩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区域经济学研究主要局限在对企业、产业和城市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在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至今仍有较大影响的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勒施的市场区位理论等。早在19世纪初叶,根据在德国北部麦克伦堡平原长期经营农场的经验,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出版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826)一书。在一系列的假定条件下,杜能认识到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即区位地租或经济地租,是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作物布局的关键因素。由此他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理论,即著名的“杜能环”(杜能,1986)。继杜能之后,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20世纪初叶发表了其两篇名著《论工业区位》(1909)和《工业区位理论》(1914),系统完整地建立了工业区位理论模式,成为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韦伯理论的主要思想,就是区位因素决定生产场所,即生产费用最低、经济效益最大的地点。他把运费、劳
>>
作者简介

魏后凯: 暂无简介

刘楷: 暂无简介

白玫: 暂无简介

安树伟: 暂无简介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