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三层次说”
出版时间: 2017年03月

寻找人类美好家园:马克思的求索

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末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1]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社会科学研究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在今天,我们从事社会理论研究仍需向马克思请教。在对待马克思的理论遗产上,我们既反对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家们对马克思的否定态度,也反对僵化教条、思想懒惰、脱离生活、不思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形态说教。正确的做法是,从今天生机勃勃的发展实践出发,以高度自觉的主体意识,通过深入的文本研究,通过严肃的科学工作“再出发”“再创造”“重新发现马克思”,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宝贵理论遗产。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诠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具有标识性地位,但长期以来中外学界对该著作存有诸多误读,特别是存在“物质本体论”“经济决定论”的误读,且文本自身也存在一些复杂情况。因此,如何正确阐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在本章中,我们依据马克思社会演进“三形态说”,将“社会轴心转换”的概念作为分析框架,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解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般原则”,描绘和阐释了人类社会宏观变迁的“社会形态—过渡形态—经济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