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中国政治权力的运行流程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中国的权力监督

“‘权力’基本上是指一个行为者或机构影响其他行为者或机构的态度和行为的能力。”[1]权力监督中所研究的权力是指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2]

政治权力的扩张性、自利性和腐蚀性等特征使得对政治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成为必要。[3]只有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的政治权力才能维护和增进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才能捍卫和促进公共利益。而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政治权力则可能沦落为掌权者谋取自身利益的工具,公民的自由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都会成为这种异化的公共权力的牺牲品。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乃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所谓监督就是监视和督促,制约就是控制和约束。权力监督和制约就是权力的委托人对权力的代理行使者采用各种必要的手段加以监视、督促、控制和约束,使权力的行使过程和结果符合权力委托人的意志和利益。

本章侧重于研究自1978年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在权力监督制约方面的重要变化和进展,分析中国现有的权力监督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权力监督的重要变化和进展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于1949年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5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政权机关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权力监督也受到重视。1957~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