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人均GDP差异变化
所属图书: 生态经济与和谐社会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

地域差异下的环境公平测度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纵观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的社会阶层都会对环境产生相同的破坏,有着不同社会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人们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环境风险也并非均衡地分配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地域承受着不成比例的环境风险,这就涉及环境公平问题。尤其是随着区域经济差异的逐步拉大,不同地域的环境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对特定区域有限的环境容量资源配置构成威胁,成为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坚持科学发展观,保障环境公平、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成为现阶段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在分析区域差异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环境公平评价指标,测评地域差异下的环境公平程度,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环境公平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的界定

环境公平概念在美国产生以后,很快在世界各国传播开来。其内容可概括为以下方面:首先,它意味着在分配环境利益方面,今天活着的人之间的公平;其次,它主张代际尤其是今天的人类与未来的人类之间的公平;最后,它引入了物种之间公平的观念,即人类与其他生物物种之间的公平[1]。国内学者从经济学角度考察,认为环境公平是“每个人享有其健康和福利等要素不受侵害的环境的权利,任何个人或集团不得被迫承担和其行为结果不成比例的环境污染后果”。另有学者从环境道德规范建设角度提出设置环境公平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