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六个抽样区划分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质量研究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研究设计:社会质量理论本土化和指标体系研究

第一节 现有问题的研究意义

如前所述,现有社会质量理论具有较强的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特色,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在欧盟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整合过程中,出现了欧盟内部异质性较大而导致的“社会”被“市场”边缘化的问题。因此,欧洲社会质量理论也意图回答的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协调新自由主义和福利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护“市场”和“社会”之间力量的相对平衡,因而不能完全用来测量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水平。首先,引入社会质量理论面临的是其本土化的问题。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当前发展实际情况、符合我国特色国情的社会质量测量框架,是本书准备回答的问题之一。

其次,建立在社会质量理论之下,是否能够形成社会质量指标体系,也是本书准备回答的问题。社会质量理论旨在建立一套不同于经济发展指标的体系,来更为有效、全面、科学地测量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因此,仅有理论框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建立指标体系,细化指标分类,通过可观测的数据来进行社会质量的测量和评价。如何在现有的社会质量理论框架下,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指标,是本书研究的重点。

对于指标体系,现有讨论较多的是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是对社会发展层次和水平的具体评价体系,是开展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的基础之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实践性和前瞻性。首先,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与特定社会的发展现实状况紧密联系,能够较为全面地突出特定时期特定社会的实际情况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