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家形成的“资源诅咒”——模型与解释
在前面的实证分析中,我们已经发现,农业资源禀赋对企业家的形成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具有较好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区,不易形成企业家群体,从而不利于启动本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更易于形成企业家群体,从而有利于启动本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为什么传统农区的工业化发展存在与经济学传统观点相背离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本章设计了一个模型,在理论上解释为什么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更易于出现企业家群体。
4.1 职业选择的基本模型
目前学术界对企业家成长的研究,既涉及了影响企业家成长的微观个体的因素,也探讨了环境对企业家成长的影响,这些研究都对企业家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做了深入的探讨。其中,基于个体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框架建立的收入选择模型,将个体视为理性经济人,在对不同职业的预期效用进行比较后进行职业选择,建立了企业家的选择模型。自改革开放以后个体可以自由择业以来,我们也可以看到,个人对职业的选择确实是对预期效用比较后的选择,从20世纪90年代首选外资企业就业,到现在优先考虑国有垄断企业,个体对预期效用的比较决定了整个社会群体择业的方向。如果按照这一理论去分析传统农区企业家的形成,显然也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的。但是,依据收入选择理论,我们发现,作为个体的理性经济人,在本书所讨论的传统农区,在不同农业资源禀赋的地区之间,职业选择呈现巨大的差异,以至于个体的职业选择汇聚成的群体职业选择,最终影响了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