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货车帮”以大数据助力可持续发展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助力经济转型与社会管理:中国大数据的新理念与新实践

一 对大数据的深化认识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大数据”毫无疑问是全球最受关注的信息技术概念之一。

伴随着这一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应用模式的创新和实施效果的显现,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从“启蒙”逐渐走向深入。什么样的大数据更具想象空间?大数据与云计算关系如何?大数据的经济属性如何?中国的大数据探索正让这一系列问题得到廓清。

(一)“活数据”更具想象空间

数据规模(volume)大、包含形态(variety)多、产生速度(velocity)快、内涵价值(value)高是前几年业界谈到大数据时必提及的“4V”。在“4V”基础上再进一步,“活数据”更具想象空间。

“活数据”包含了三个要点,即在线、自然记录和业务闭环,反映了站在前沿的互联网公司对大数据的切身体会。

在线的数据比离线的数据更有价值。在线的数据时效性更强,更反映现实的动态变化,而离线的数据更像是对历史的一种记录,对动态的跟进不够。终端的广域部署,互联网、物联网的强力渗透,云计算的日益采用,让在线的数据使用更具有经济性。

自然记录的数据比收集来的数据更易操作。业务数据化已成各界共识,也构成与用户互动、功能进一步叠加的现实基础。随之而来自然记录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对其加以利用、形成“数据产品”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相对而言,收集来的数据要付出的资金成本更高、人力耗费更多、标准统一更难。

形成业务闭环的数据更具扩展性。形成业务闭环,指的是数据的每一次使用,都能带来今后使用结果的迭代优化。以搜索引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