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青少年恶搞文化典型例子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

社会生态与中国青年流行文化:国家、市场、技术与草根参与

青年及其亚文化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对青年流行文化的研究无法将它从特定的社会生态中剥离出来。

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中国青年文化与其社会生态之间出现了更为复杂的互动图景:国家和主流意识形态、市场力量、技术革命和青少年自身这四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既彼此共生,相互促进,也存在紧张和冲突,具体表现在国家与文化产业、商业力量与青年流行文化、互联网与青年、流行文化与精英文化和官方意识形态等方面。

中国青年流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显著的新特点。在各种力量的影响下,青年通过广泛参与创造了自身的某些流行文化,但在有些情况下其影响范围又远远超出了青少年,扩散到整个社会甚至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具有一般意义的社会现象。

下述部分从社会生态与青年流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入手,旨在概括21世纪以来的整体发展趋势,通过分析上述各方之间的辩证关系来探讨青年流行文化的发展动力、表现形式、内在矛盾和社会影响等。

一 文化产业的兴起:国家政策与市场的相互融合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加快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849美元,在2003年、2006年和2008年分别越过1000美元、2000美元和3000美元大关。据官方估计,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大众消费的新阶段,社会的消费结构正在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在出口、投资之后,消费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马车,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