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全国各省、市、区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比较表  |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十一五”期间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价报告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十一五”期间全国年末总人口从2006年的13.1亿人增加到2010年的13.4亿人,地区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21.6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0.1万亿元,实际年均增长11.2%,人均GDP从2006年的16500元提升到2010年的29992元。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发布的2011年版《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竞争力排名第19位,比上年下降了1位。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1~2012》显示,中国排名第26位,比上年上升了1位。省域是中国最大的行政区划,省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及其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水平。本部分通过对“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以及各要素竞争力的排名变化分析,从中找出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推动点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一 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评价

1.1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

根据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课题组对2006~2010年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市、区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和合成,图1-1、图1-2、图1-3和表1-1列出了本评价期内全国31个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和排位变化情况及其下属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

图1-1 2006年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图

图1-2 2010年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图

图1-3 2006~2010年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变化图

图1-3 2006~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