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企业竞争力等级划分表  | 
出版时间: 2004年11月

电子通讯产业企业竞争力分析

2004年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仍旧采用规模型、效益型、并重型三种模型计算了各行业中企业竞争力的监测得分,但本文的分析中仍然与2003年相同,主要基于并重型模型所计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因为,我们发现,至少对于电子通讯类的企业,通过上述三种模型计算出的结果尽管有一些差别,但并不会对分析结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也就是说,指标权重的变动并没有导致竞争力指数排序的重大改变。在2003年的企业竞争力报告中作者曾指出,这样的情况说明企业竞争力是一个顽强的客观事实,无论从怎样的角度去观察,其基本影像都大致相同。

一 竞争力基数数据总体情况分析[1]

电子通讯行业的企业竞争力基础指数见图3-1。从图3-1中可以看出,电子通讯行业的企业竞争力基础指数总体表现出了“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即竞争力很强及很弱的企业均较少,大部分企业的竞争力较为接近。电子通讯行业的竞争力状况与垄断竞争的行业结构相一致。

图3-1 电子通讯行业竞争力基础指数

我们在图3-1中同时列出了2003年电子通讯行业竞争力监测结果。将2004年的监测结果与2003年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两年的监测结果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主要是由于一个产业的产业结构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因而两年的监测结果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我们对2004年度基础指数子因素的分类做了一些调整,即将基本指标分为三个子因素——规模类子因素、效率类子因素、增长类子因素。规模类指标包括净利润、销售收入、净资产;效率类指标包括净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