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睡眠质量自评的均值和标准差情况  | 
出版时间: 2023年03月

中国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的睡眠研究报告

一 引言

睡眠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Daniel J.Buysse等(1989)将睡眠定义为“一种多维的适应个人、社会和环境的需求的睡眠-觉醒模式,可促进身心健康”。睡眠具有促进机体全面恢复的功能,是保持清醒状态下神经活动和大脑健康的基础(Cirelli & Tononi,2008;DiNuzzo et al.,2022)。可见,健康或良好的睡眠无论对生理健康还是对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Schlarb et al.,2012)。因此,良好的睡眠对于消除不良情绪的困扰、烦恼及防止压力对健康造成长期负面影响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许多威胁睡眠健康的因素,如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睡眠不足,工作压力大导致睡眠不足或睡眠障碍,等等。研究发现,在每天24小时的时间里,多于或少于7~8小时的睡眠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Gottlieb et al.,2005)、学习和记忆问题(Stickgold et al.,2001),以及过高的总死亡率有关(Patel et al.,2004)。

那么,在不同的群体中,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睡眠时长,并且使睡眠质量存在差异?针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一些研究发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都对睡眠质量有显著影响,比如郑棒等(2017)发现,研究对象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为7.41小时,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和婚姻状况人群的睡眠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学者针对青壮年群体做了睡眠研究,结果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户籍及锻炼频率对睡眠时长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受教育程度对睡眠的影响值得一提。低受教育程度者的睡眠时长呈现“两极分化”,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