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13~2022年RCEP成员国数字交付服务进出口总额  | 
出版时间: 2024年05月

我国与RCEP成员国间数字贸易现状、路径及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呈现爆发式增长,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引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刻变革和消费形式的巨大改变,数字贸易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预计达到56.1亿元[1],中国青年报社的“青年与数字经济”调查显示,80.2%的受访青年表示对数字经济体验好,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对中国稳增长促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1月,RCEP协定正式开始生效,标志着中国开始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起点。RCEP协定中涉及数字贸易相关内容的章节包括电子商务、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在促进贸易无纸化、推广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障数据传输和网络安全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并加强合作,为中国数字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为区域乃至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 中国和RCEP成员国数字贸易发展现状

RCEP各成员国的产业基础、经济规模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成员国的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随着数字技术在社会经济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数字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数字贸易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度也在不断加深,数字贸易正在成为RCEP成员国间新的贸易增长动力。但国际上对数字贸易的界定标准仍不统一,也缺乏对数字贸易测度的规范性文件,数字贸易的统计工作发展缓慢。因此本文借鉴国内学者的方法,从数字产品贸易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