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数字经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23)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下简称“共建国家”)合作共赢。截至2023年6月,我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取得了显著成效。预计到2030年,“一带一路”倡议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的收益,帮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1]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世界带入一个新时代,全球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要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2]。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统筹开展境外数字基础设施合作,结合当地需求和条件,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跨境光缆建设合作,保障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随着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持续开展,合作逐步加深,上海与共建国家持续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经济合作。然而,一些共建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且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制约了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因此,上海在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同时,更要发展数字经济,助力共建国家经济发展,这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分析
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会议上提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