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1世纪我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中国灾害救助服务的转型与发展

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气候和地形、广袤的疆域面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自古就有与各种灾害顽强抗争的漫长历史,积累了防灾、抗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丰富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政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和政府把领导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不断提高对自然的认识,探求自然界的规律,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明确提出了“以防为主,防救结合”“以救人为第一”“依靠科学技术救灾”等防灾救灾思想,确立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救灾体制,形成了“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方针,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现代化建设成果。灾害救助服务作为主要由政府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旨在避免公民因遭遇灾害而暂时陷入生活困境,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稳定灾区社会秩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必须整合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力量,努力健全和完善灾害救助服务。

一 当前中国自然灾害救助服务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全球重特大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明显,灾害频次不断增加、灾害损失增加趋势明显、灾害风险形势日益严峻。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高度重视救灾工作,救灾应急体系不断完善,救灾资金投入不断增加,救灾范围不断扩大、救助项目不断增加、救助标准不断提高,灾害救助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见表1)。

表1 21世纪我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表1 21世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