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1989~2012年京津冀城市群分维数变化情况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首都功能疏解与城镇布局创新研究

一 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源泉,科学的城市功能定位是城市功能疏解顺利进行的关键和前提,也是当前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提高的重要路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和区域内部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北京作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十几年来,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不断升级,城市形态不断提升。城市的功能布局也随着产业空间布局的不断优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北京城市经济空间演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之间的互动以及在空间上的耦合关系(彭晖等,2011)。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城市功能转变之间具有直接相关性(陈柳钦,2008)。比如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将引起城市功能从生产功能向服务功能转变,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变化,也表现出城市服务功能的细化与主要功能的转变。同时城市功能定位决定产业定位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城市由一系列块状功能区组成,如商业区、商务区、工业区、农业区等,它们是产业发展主体空间集聚的结果。这些集聚的功能产业在空间选择上的变化使得城市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在持续的集中与分散过程中实现的,是经济活动空间形态的体现。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北京产业发展及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相关研究。黑岚等研究了北京西部产业发展及其区域功能地位(黑岚等,2006)。赵群毅等分析了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变动的特征及结构模式(赵群毅,2007;赵群毅等,2009),朱晓青探讨了北京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