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趋势分析
一 研究背景
婚恋即婚姻和恋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婚恋观是指人们对恋爱、婚姻及性的基本看法,是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属于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当代女大学生处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价值冲突彰显的全球化时代,在传统观念被解构、新的观念尚在构建的社会转型时期,许多不合理、不科学的观念乘虚而入,带来了许多无法预料的新问题,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婚恋观,从而影响未来家庭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对女大学生和年轻女性未来家庭的幸福以及全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父母就是婚恋中的权威,媒人是婚恋中的合法渠道。1950年,新婚姻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封建社会的婚姻观予以彻底否定,自由恋爱、自由婚姻开始流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对在校大学生恋爱结婚的管理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阶段,1990年以前属于严格管理,“在校学生严禁谈恋爱,违者退学”。第二阶段,1990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禁止在校恋爱”的明文限制,但第三十条规定,“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第三阶段,2001年,教育部对高考考生的年龄及婚姻状况放宽了条件,一些高校也开始相应放松对在校生的婚姻限制。第四阶段,2005年3月29日,教育部发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