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不同群体闲暇生活的差异
                
              
              生活方式的差异性历来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视角,西方学者对生活方式的界定始终是围绕对象的“差异性”发展的(高丙中,1998)。在阶级社会里,除去物质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也存在闲暇时间分配的不平等,包括不同性别、年龄、不同职业者之间拥有不等的闲暇时间。对农民不同群体的闲暇时间与闲暇生活方式的差异进行考察是本项研究的一个重点。在分析农民闲暇生活模式与特征时,我们将立足于差异分析的视角,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农民的闲暇时间、闲暇活动及闲暇心态的差异。
前面从闲暇时间、闲暇活动和闲暇心态三个维度考察了农民的闲暇生活方式,也零零散散地谈到一些不同群体的闲暇生活差异,但不足以反映农民闲暇生活方式差异的全貌。本章将集中讨论和分析不同农民群体的闲暇生活差异。
一 不同性别群体的闲暇生活差异
闲暇生活方式的性别差异,是性别差异的一个重要层面和存在领域,但国内学术界一直没有十分关注这一问题,尤其没有关注农民闲暇生活中的性别差异与不平等。本次调查对农民闲暇生活的性别差异给予了特别关注。
(一)问题的提出
闲暇时间是一种社会财富,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闲暇时间的拥有量和闲暇时间的使用,与社会经济状况及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闲暇时间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是男女两性应该平等占有与享用的权利和利益。女性对闲暇时间的支配及其闲暇活动方式,是女性社会地位与进步程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