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专题子库
更多>> 热点聚焦
- 聚焦Facebook数据...2018-04-20
- 从大国博弈和全球...2018-04-02
- 2018年“两会”释...2018-03-23
- 美国校园悲剧引禁...2018-03-09
- 谈完“恋爱”又“...2018-02-22
- 2018年冬季达沃斯...2018-02-08
- 滴滴复活小蓝车背...2018-01-16
- 特朗普税收改革立...2018-01-11
更多>>皮书作者

“十二五”西部经济运行分析与“十三五”展望
一 “十二五”时期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
“十二五”是西部地区发展中不平凡的五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西部地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和各种风险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为主线,综合实力实现大幅提升,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取得较大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
(一)力促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综合实力实现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西部地区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系统化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二五”末,西部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5018.92亿元[1],比“十一五”末净增加63610.43亿元,年平均增速达12.24%,分别高出东部、中部地区2.34个和1.38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8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速分别为14.05%、12.42%、10.73%、9.07%和8.61%,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与东部、中部相比仍保持较高增速(见图1);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逐年提高,2011~2015年占比分别为19.22%、19.76%、20.00%、20.18%、20.07%(见表2)。
图1 2010~2015年东中西部地区及全国GDP增长率
从省际数据看。除内蒙古外,西部各省份“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速均高于全国,贵州以17.94%的年均增速居西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