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室研究人员完成的关于社会心态的实证研究,内容涉及社会公平感、社会认同、社会信任和社会价值观几个方面,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包括全国随机抽样的样本、部分省市的社会心态观测点入户调查数据,也包括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完成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是在社会心态指标体系的框架下完成的,通过系列的研究探讨社会心态指标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杨宜音: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2010~2014)。2016年起任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社会心态、价值观及其变迁等。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代表作有:《“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台北)《本土心理学研究》2001年总第13期]、《个人与宏观社会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主编Social Ment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Singapore:Springer Singapore,2019)。
陈满琪: 女,福建泉州人。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与行为实验室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7年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课题1项。曾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与挪威合作课题等多个项目,在《社会学研究》《亚洲社会心理学》《心理科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主要研究领域:①社会心态,关注不同领域展现出来的社会心态,如情感分层、道德情绪,代表作为《情感分层的初步探讨》;②情绪心理学,关注群体情绪、社会情绪及其对社会心态的影响,代表作为Priming Modernity and Work Experiences Strengthen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airness/Harm Concerns and Anger、《群体情绪及其测量》;③教育社会心理学,关注教育领域的社会心理学现象。
李原: 经济学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金融理论与政策。主持多项省部级重点项目,先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带一路”建设研究专项课题等。在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笔及参与执笔的十余篇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