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社会学》(第四辑)是对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成果的系统回顾,力求充分呈现学科的研究议题、理论和方法。本书共收录论文16篇,主要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我国的环境问题,并探讨环境社会学的发展趋势。第二单元“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主要探讨了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第三单元“环境抗争与环境运动”,讨论了环境抗争与环境运动的动因、方式和策略。第四单元“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主要围绕如何通过环境治理实现绿色发展。
边燕杰: 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终身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曾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曾任美国社会学会亚洲分会主席、北美社会学家协会主席、社会网络分析国际学会理事,现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会主席。长期从事经济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创立了关系社会学,与李路路共同创立“中国综合社会调査”(CGSS)。发表中英著作14部、论文150篇,Elsevier期刊数据库2014~2017年全球高被引学者。
卢春天: 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社会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系系主任,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2012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E-SOURCE公司从事研究工作,2012年8月加入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治理、环境社会学、社会分层和流动、社会学定量研究方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世界渔业组织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项目和陕西省软科学等多个项目。过去五年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2017年获得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