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全球经济继续呈现复苏迹象,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升,全球通胀相对稳定,经济信心转向乐观。但2018年7月,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关税,随后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面对各种新情况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6.6%左右,增速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贡献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继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消费增速总体平稳,进出口增速显著大幅回升,贸易顺差基本稳定,CPI与PPI背离的剪刀差有所缩小,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从内需结构上看,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8.2%,比上年大幅提高19.4个百分点,达到2001年以来最高水平。
中美贸易争端几起几落,但我们依然可以对数据有所期待,预计2018年我国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比上年大幅回升4.5个和4.3个百分点。2019年世界形势更具不确定性,初步预测中国GDP增速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但6.3%的经济增速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最主要的贡献者。
李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李扬: 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指数专家委员会主席,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5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5年获“中国软科学奖”,同年获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2016年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2022年获“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1992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主持国际合作、国家及部委研究项目20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30余部,主编3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撰写各类研究报告300余篇。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经济学卷。主编《金融学大辞典》等大型金融工具书10余部。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宏观经济、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