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大国间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在降低,但各种地区性危机与冲突层出不穷。在一些地区,危机和紧张获得了较好的管控;在另一些地区,危机却上升为地区性冲突,并引发了域外大国或国际组织的介入和干预。这些安全难题和困局呈现出新老因素交织、地区性因素与全球性因素联动的特征。如何实现对这些安全难题和困局的管控与治理,是维护全球和地区两个层次稳定与安全的重要路径,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也引发了众多青年学者的思考。
刘鸣: 男,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关系研究》杂志主编、博士生导师,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上海美国学会副会长、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历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亚太论坛》常务副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执行所长。承担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的全国重大课题“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等多个国家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多次获奖。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关系理论、大国战略与政策、中国外交政策、朝鲜半岛安全及其与周边大国关系。
顾炜: 顾炜 女,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青年中心主任。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国际关系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地区合作与地区战略、俄罗斯对外政策和中俄关系等。出版个人专著《中俄战略协作与欧亚地区秩序演进》,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外交评论》《国际问题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汪舒明: 汪舒明 男,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201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记忆与国际政治、美国犹太人等领域的研究。出版专著《大屠杀记忆与美国外交》,在《世界历史》《现代国际关系》《世界民族》《外交评论》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