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比较全面地介绍了2015年至2016年间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围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新出台政策、孔子学院发展、人才培养、外派汉语教师与志愿者、新技术应用、汉语专业开设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与扎实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报告提出推动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国际教育的支持力度,重视大数据时代的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研发等推动汉语国际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希望本报告能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宏观决策和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吴应辉: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国家民委“领军人才支持计划”。担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汉语国际传播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汉语国际传播研究》主编,《国际汉语教学研究》、《世界华文教学》、《世界华文教育年鉴》、《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海外华文教育》和Sinologia Hispanica(《西班牙新汉学》)编委。出版《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理论与方法》、《汉语教学名家文选·吴应辉卷》等著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各1项,国家语委、国家汉办等课题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传播与管理,汉语国际教育教师、教材和教学法。
曾小燕: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出版著作《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下的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1部;发表论文约2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福建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2项,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传播、海外华文教育。
袁萍: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在《语言文字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著有专著《汉语口语话语标记成分研究》(第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