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倡导创新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为我们推进科普工作提供了根本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总书记运用形象的比喻,深刻揭示了科学普及对于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北京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同样需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同向发力、协同配合。科学普及,既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为此,北京市科技传播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第二部北京科普蓝皮书《北京科普发展报告(2018~2019)》。本书在第一部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学术性、原创性和前沿性。以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核心,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为目标,构建了北京科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深化“科普北京”品牌、优化科普供给质量、完善科普基础设施提供理论支撑。以北京科普发展指数等数据为依托,重点从北京16区科普工作评价、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科普的引领作用等热点问题入手,进行多角度专题分析,就北京科普高质量发展等相关重要议题做出探讨和展望。
本书在内容上分为总报告、理论探讨、热点追踪和典型案例四大部分,共计18篇研究报告。总报告站在全局高度,从科普资源建设、科普传播能力提升和科普产业发展等角度,对北京科普事业的最新发展进行归纳。针对贯彻科普新发展理念、实现科普多元化国际化、实施科普生态圈战略和坚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提升“科普北京”品牌效应给出政策建议。总报告测算了北京及全国最新科普发展指数,并首次将北京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纳入报告。理论探讨篇以实现北京科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为研究对象,对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普资源平台化建设、科普产业生态战略规划、在科普工作中运用新型信息技术等展开探究。热点追踪篇以北京科普发展的重点议题为研究对象,就提升北京科普的国际影响力、北京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改革创新、京津冀科普协同发展、北京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普影视创作进行了探索和展望。典型案例篇从北京开展科普工作的实践出发,对科技周活动、北京科普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经验进行归纳。
本报告力图理论联系实际,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北京科普事业的发展成果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应对北京科普发展新形势、新任务为导向,从第一手统计数据和调查资料入手,对北京科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未来北京科普发展提出系列建议,为北京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提供数据支撑、理论支撑,力求为北京及全国科普管理者、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提供有益参考。借此向在本报告的策划、出版过程中提供意见、建议的诸位专家学者和为分报告的研究撰写做出不懈努力的各位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孙勇: 北京市科技传播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传播与普及。主持或参与北京市各类科技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
李群: 1982年7月参加工作,山东临清人,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1998年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大数据与经济模型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二级)、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生态发展智库理事长、中国生态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人事人才政策“废改立”咨询服务特聘专家、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特聘智库专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连续担任国家统计局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成员,科技部、中组部、人事部、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北京市科委等部门有关领域的咨询专家,教育部硕士学位点评审专家及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评审专家,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2016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及重大项目会议评审专家,部分省市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普专项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人事人才政策“废改立”咨询服务特聘专家,北京市科技传播中心首席科普专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委)、《南开管理评论》、《中国科技论坛》(编委)、《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等杂志审稿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不确定性经济预测与评价、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国家治理、生态发展、林业生态评价,以及党建引领、生态治理、林草业发展等重大经济社会现实问题方面的咨政建言报告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国情调研项目等课题6项,主持省部级课题31项,构建了一些学术创新模型,例如L-Q灰色预测模型、扰动模糊集合和评价模型获得一定的社会反响,在经济社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出版专著6部,其中《不确定性数学方法研究及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被纳入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主编公民科学素质蓝皮书、北京科普蓝皮书、生态治理蓝皮书、生态林业蓝皮书、生态发展蓝皮书、低碳发展蓝皮书、文旅大数据蓝皮书等7部蓝皮书;在国内外期刊、报纸发表论文、理论文章200余篇。指导的博士生毕业论文获得201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完成了国家和部委交办的多项研究任务,发挥国家智库成员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得到中央首长及中央领导的批示20余次,为制定国家政策提供了有力借鉴,并产生一定的影响。 曾获得省部级青年科技奖和科技进步奖,全国妇联优秀论文一等奖、特等奖,中国社科院信息对策研究成果近20次获得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奖励。2016年获得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联合表彰。
高畅: 法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员,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科技融媒体部副部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创新战略、科技传播与普及等。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在EI/ISTP、中文核心期刊及其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3篇,作为主要著作人出版图书21部,获得各类奖项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