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2018年末国内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政策的重新放宽以及科创板的提出,围绕科技板块与成长性的并购重组活动再度活跃起来,新三板市场上的并购重组活动也很可能会再放光彩。沿着2017年新三板挂牌公司质量评价报告的研究思路,本报告立足于挂牌公司的群体特征,从持续经营能力、信息披露质量、成长性和创新性四个维度对挂牌公司投资质量进行全面评价,以期为各方市场参与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本报告研究分为两部分:总报告和行业篇。
总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新三板市场发展现状、挂牌公司质量评价方法的修订与完善、样本选择、总体质量评价结果以及总结与展望。具体来说,市场发展现状旨在给出一幅远景图,作为本报告的参照背景,主要介绍新三板市场总体发展情况与挂牌公司在2017年度的总体经营状况;本报告采用的挂牌公司质量评价方法是对上一年所用评价方法的继承和发展,整体上仍由持续经营能力、信息披露质量、成长性和创新性四个维度构成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共由28个基础指标组成,较上年做了较明显的调整;本报告共选择2189家样本公司,约占挂牌公司总数的20%,平均得分为67.50分,得分分布在46.80分~83.45分之间,总体呈正态分布,显示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行业篇主要从行业维度对挂牌公司质量评价的结果进行总结,分别给出了14个大类行业挂牌公司的质量评价结果。从结构上来说,首先是行业基本情况介绍、主要细分行业的行业分析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展望,其次是行业内挂牌公司的质量评价结果,最后是行业内挂牌公司案例分析。
 
	
     	王子松:  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参与主持编写新三板蓝皮书《中国新三板市场发展报告》,获优秀皮书报告奖三等奖1次。
刘坤:  经济学博士,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产业经济、公司金融。
王力:  经济学博士,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执行站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校外导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湖南大学金融学院和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银行家》杂志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区域金融、产业经济、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创业投资。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等。主持完成中国生产力学会重大课题“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调研报告”,参与“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行性方案研究”“设立重庆自贸试验区实施方案研究”“设立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方案研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研究”等,承担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国情调研项目“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跟踪调研”。主编出版《中国自贸区发展报告》(自贸区蓝皮书)等著作100余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全球金融后台业务发展的最新趋势研究》和《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齐头并进——关于我国自贸区建设的若干思考》金融产业前后台业务分离的新趋势研究》等学术论文200余篇。 主要研究成果有:编辑出版《兼并与收购》、《香港创业板市场研究》、《中国创业板市场运行制度研究》、《中小企业板市场研究》、《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研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研究》等10多部著作,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主编《中国服务外包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金融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报告》、《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和《中国保险业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自贸区发展报告》《中国新三板市场发展报告》《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报告》等蓝皮书多部,主持《深圳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体系建设研究》、《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资源整合研究》、《当前金融领域流动性紧张问题研究》和《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机制研究》等省部级和国家级重点课题5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