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后,新古典经济学——作为历史终结论的理论支柱之一——一度凭借美元的翅膀流行于全球。然而,进入新千年以来,尤其是在2008年危机后,新古典经济学的“帝国主义”激进扩张出现颓势,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和批判蔚为潮流,并从学术界蔓延到包括各国中央银行和世界银行在内的政策部门。当前,在中美贸易、科技等领域的争端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新古典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范式所描绘的经济图景更已成为明日黄花。本书选编了近年来国内外反思和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性文献和资料,以飨广大读者。
孟捷: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方法论。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995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曾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2003年晋职为教授。2007~2011年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负责《复印报刊资料》的编辑出版工作。2017年转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曾先后在曼彻斯特大学、牛津大学、京都大学、马斯特里赫特联合国大学技术创新研究所(UNU-MERIT)任访问学者。现任全国马列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总干事、《政治经济学报》主编,以及国际知名出版物Research in Political Economy的编委。 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以及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2016)、《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2001)等著作,并有译著《权力与货币:马克思主义的官僚理论》(曼德尔著,与李民骐合译,2000)、《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鲍尔斯等著,与赵准、徐华合译,2010)。2007年作为丛书主编组织翻译了“演化和创新经济学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史正富: 史正富 获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与硕士学位,系美国美利坚大学经济学博士和马里兰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现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任上海同华投资集团创始董事长,先后主持投资奇瑞汽车、南大光电、古井集团、伯特利以及数十家前沿科技创新企业,为上海股权投资协会首任理事长、浦东创业投资协会首任会长。独著《超常增长: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2013)、《现代企业的结构与管理》(1997)、《现代企业中的劳动与价值》(2002)、《现代企业的产权革命》(2012);合著《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分析》(1986);参编《政治经济学教材》(2003);主编《30年与60年:中国的改革与发展》(2009)和《中国改革30年研究丛书》(共14册)。成果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优秀图书奖、中国畅销书奖等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