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特朗普执政的第二年。秉持所谓“美国优先”理念,加之种种反建制的作为,特朗普以强硬的姿态推进内外政策议程,美国的内政外交持续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在经济领域,特朗普政府对内积极实施减税法案,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对外大打贸易战,加速达成双边与区域贸易协定,以重构国际贸易规则。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2.9%,较2017年大幅提升。其中,私人消费支出仍是贡献GDP的主力军;投资加速增长,对外国投资的审查有所加强;贸易逆差创十年新高;失业率处在历史低位;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美国房地产周期、库存周期、产能周期已开始进入下行轨道。
在政治领域,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的对抗愈演愈烈。特朗普依然坚持其执政风格,并利用核心选民的支持迫使共和党“特朗普化”;民主党与有色人种和女性的互动也更为密切。两党都呈现出一种身份政治的特征,并在大法官提名、政府预算、移民与公民权、“通俄门”调查等议题上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斗争。2018年是美国中期选举年,两党各有输赢,但民主党的实际表现比表面更好。随着更多女性和出身更广泛的候选人进入政府,两党的对抗会更为激烈。
在社会领域,社会分裂持续扩大,种族主义抬头,女权主义运动爆发,反犹枪击案凸显的族群冲突加剧,美国人口结构变化和“沿海-内陆”差异等带来的不安全感加深。这些现象使美国的政治极化、文化冲突和社会分裂呈现出恶性循环的态势。
在外交领域,随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等文件的出台,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的总体态势更加清晰。首先,经济外交成为一条贯穿的主线,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发起201、301、232等多项贸易执法,敦促其消减贸易壁垒,提振美国出口。其次,大国竞争重回美国外交战略的中心,特朗普政府明确宣称美国对外战略的重心将由反恐转向大国竞争。再次,地缘战略加速调整,“印太战略”进入全面落实阶段,在中东则联以、联沙,遏制伊朗。最后,在安全上践行“以实力求和平”,持续推高军费,升级武器装备。
2018年,因美国执意就经贸问题发难,中美关系快速下滑,紧张关系向台湾、南海、人文交流及科技领域持续蔓延。中美元首在关键时刻继续发挥战略引领作用,通过阿根廷峰会及时扭转双边关系快速恶化的态势,同时为未来双边关系定下基调。
傅莹: 傅莹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外交部翻译室三秘、二秘、副处长等职,承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工作,参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和平谈判,参加联合国在柬埔寨的事务。2000年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参与推进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朝核问题斡旋和六方会谈。曾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馆公使衔参赞、驻菲律宾大使、驻澳大利亚大使、驻英国大使。2009年至2013年3月任外交部副部长。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英国肯特大学硕士学位、荣誉博士学位。
吴白乙: 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所长,兼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中国改革开放论坛、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研究委员会等机构的常务理事、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大国关系、危机管理和中国外交。除主编“20世纪回顾丛书”(2000)、翻译《美国特性探索》(1991)等著作外,近年还发表了一批中英文专著、研究论文、评论和报告等,包括《全球政治趋势与中美关系走向》(2018)、《全球化与“一带一路”视角下中拉发展战略对接》(2017)、《文化外交:历史、现实的审视与思考》(2016)、《转型中的机遇:中拉关系前景的多视角分析》(合著,2013)、《公共外交:中国外交变革的重要一环》(2010)、《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政治关系的再思考》(2010)等。
倪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国学会会长。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分别于1995年、2000年和2009年在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和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尼采国际问题高级院做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国内政治、美国对外政策及东亚安全事务。代表作有《国会与冷战后的美国安全政策》《冷战后的美国对外政策》《美国在东亚的作用》等专著,以及《观察中美关系的三个维度》《美国大战略的历史沿革及思考》《变轨、脱轨、延续——从美国对外战略的轨迹看特朗普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三个特征》《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历史考察》《失衡与分裂——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政治》《常规因素与非常规因素的汇合——美国对华政策的质变》等论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