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总结了2018年中国PPP事业的发展情况,共分为七篇。第一篇为总报告,系统总结了2018年我国PPP市场概况、政策趋势和制度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对2019年PPP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第二篇为制度建设篇,从知识体系建设、制度环境等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第三篇为行业发展篇,从公共文化、体育、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医疗卫生、养老行业、环保行业以及智慧城市八个方面阐述了PPP模式的发展和应用状况。第四篇为融资创新篇,分析了我国融资、再融资的现状和难题,并提出了若干创新性的融资建议。第五篇为实务要点篇,概述了与PPP模式有关的合同风险、争议解决机制、调价机制等核心问题的现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第六篇为案例解析篇,从六个案例的基本信息、实施过程和独特性分析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七篇为大事记,将2018年我国PPP领域的重要文件、会议、活动等进行了汇总。
王天义: 博士,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董事会主席,清华大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研究中心共同主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副主席,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PPP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8~2021年连续4年被Institutional Investor(《机构投资者》)、Corporate Governance Asia(《亚洲企业管治》)等多家国际权威杂志评选为亚洲最佳CEO(首席执行官),当选“2018~2019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韩志峰: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管委会联席主任。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长期从事投资管理工作,在改进投资宏观调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强投资法制建设、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近年来积极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创新,以及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等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杨永恒: 香港城市大学博士,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从事发展战略与规划、公共服务与管理、政府绩效评估、公共治理与制度设计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政策研究。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4部、编译著7部。兼任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PPP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王守清: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兼全国高校PPP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PPP专家库专家,财政部PPP专家库专家。2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PPP和PM的教研与推广,至今共发表400多篇论文,PPP英文论文数、被引用数列全球第5位、中国第1位,2021年荣获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研究终身成就奖”(首位华人获奖者)。
李开孟: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郑州大学理学学士。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中咨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及投融资分会理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PPP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特许经营及PPP立法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咨询协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秘书长;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特许经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发展改革系统优秀研究成果评审专家;中国投资协会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审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智库联盟研究员;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咨询专家;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