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续和发展《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09~2018)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基础上,课题组编写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9)》。全书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行业报告、调研报告和附录六大部分构成。
总报告即《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2019)》。课题组构建了一套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现状和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它以中国企业300强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财务报告、企业官方网站等公开渠道搜集企业主动披露的责任信息,对2019年中国国有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外资企业100强以及重点行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现状和信息披露水平进行整体评价,总结年度特征。
分报告由《中国国有企业1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19)》《中国民营企业1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19)》《中国外资企业1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19)》三部分构成,分别对国有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外资企业100强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进行详细解读,总结年度发展特征。
专题报告即《中国企业300强责任管理指数(2019)》,依据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三步十法”框架,设置具体指标,对2019年中国国有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外资企业100强社会责任管理发展现状进行整体评价,形成阶段性特征。
行业报告是对重点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的详细解读,对电力、特种设备制造、银行、石油化工、汽车、房地产、食品、日化、机械设备制造、金属行业共10个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行业进行重点分析,探究、分析、比对各行业中重点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总结不同行业社会责任管理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特征。
调研报告汇集了“分享责任世界行/中国行(2019)”的调研成果。“分享责任世界行/中国行”调研团队2019年先后走访了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蒙牛、包钢集团、北汽集团、现代汽车集团等国内外6家企业,深入了解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为其他企业推进社会责任管理、开展社会责任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附录一全面呈现2019年中国企业3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及排名,附录二详细呈现2019年国有企业1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及排名,附录三列举了2019年民营企业1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及排名,附录四详细列举了2019年外资企业1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及排名,附录五详细呈现了2019年中国企业300强责任管理指数及排名,附录六呈现了2009~2019年中国企业3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及排名,附录七呈现了10个重点行业2019年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及排名,附录八简单介绍了人才建设/行业研究的基本情况。
钟宏武: 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秘书长,责任云研究院名誉院长。主持“中央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国资委课题)、“中央企业‘一带一路’履责报告”(国资委课题)、“中央企业海外社会责任研究”(国资委课题)、“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机制研究”(国资委课题)、“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优秀案例”(国务院扶贫办课题)、“促进企业参与扶贫机制研究”(国务院扶贫办课题)、“‘一带一路’与中资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国家发改委课题)、“中国矿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引”(国土资源部课题)、“责任制造2025”(工信部课题)、“中国食品药品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研究”(国家食药监局课题)、“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研究”(保监会课题)、“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研究”(深交所课题);先后访问日本、南非、英国、瑞典等多国,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编写“中央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企业扶贫蓝皮书”、“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以及《中国企业精准扶贫50佳案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基础教材》《企业公益蓝皮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中国国际社会责任与中资企业角色》《慈善捐赠与企业绩效》等50余部。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张蒽: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执行秘书长,责任云研究院首席专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责任制造2025”“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机制研究”“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研究”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参与编写“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以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报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基础教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中国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研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信息披露研究》等,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等期刊公开发表与社会责任相关论文。
黄群慧: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主编、《经济学动态》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主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理事长,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计量战略专家咨询委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制造业发展、企业改革与管理等。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及其他研究项目多项。迄今为止,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三百余篇,撰写《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研究》《工业化后期的中国工业经济》《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新工业革命:理论逻辑与战略视野》《理解中国制造》《面向制造强国的产业政策》《迈向共同富裕之路》等专著30余部,主编《工业化蓝皮书》《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国有经济蓝皮书》《民营经济蓝皮书》。其成果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等,作品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等。
李扬: 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指数专家委员会主席,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5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5年获“中国软科学奖”,同年获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2016年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2022年获“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1992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主持国际合作、国家及部委研究项目20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30余部,主编3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撰写各类研究报告300余篇。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经济学卷。主编《金融学大辞典》等大型金融工具书10余部。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宏观经济、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