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2019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重要之年,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上,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群众体育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剖析新时代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梳理新时代深化群众体育体制改革路径,展望新时代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前景,就成为此次蓝皮书编写的逻辑主线。
《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分为总报告、政策理论篇、改革创新篇、实践经验篇四大部分。总报告重点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历程、建设成就、实践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系统梳理,结合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定位,指出未来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之路。70年来,我国群众体育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引领,以服务党和国家发展任务为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为核心,以服务体系完善为抓手,以全面深化体育改革为动力,走出了一条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政府在“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化解新时代主要矛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都赋予群众体育发展新的任务与使命。作为回应,必须重新谋划新时代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之路,实现群众体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政策理论篇围绕2019年我国群众体育重点工作内容,从全局和部分两个层面系统解读我国群众体育改革的历史演进和客观规律,全面解析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群众体育改革的新举措、新进展和新经验,重点梳理我国群众体育在政策变迁、法制建设、社会组织、赛事活动等方面的新机遇、新挑战,分析预测我国群众体育在新形势下改革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改革创新篇首先从我国全民健身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出发,对怎样研判新时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内容,怎样弄清我国目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怎样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出了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国情的对策措施。基于此,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本源概念的认知以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出发,提出了新时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建议:第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政务理念;第二,完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新型顶层设计;第三,架构“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第四,加强“智能化、数据化”的新型供需平台建设;第五,强化“群众监督、群众满意”的绩效考核机制。此外,改革创新篇还对我国新时代全民健身如何实现科学化、合理化,对冰雪运动“南展西扩”战略实施现状与发展方略等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系统回顾和客观分析。
实践经验篇精心选择2018年以来能够呈现群众体育“六个身边”工程的地方典型实践经验的案例进行展示分享。围绕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设施、活动、赛事、指导和文化各自选取典型,独立成篇,体现国家和地方在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发挥部门协同作用、调动社会和市场力量、促进全民健身赛事开展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具体实践,反映基层亮点,彰显时代性。
郑家鲲: 上海体育学院休闲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兼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学术部主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高级访问学者。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上海市曙光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作为主要成员,执笔国家《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效果评估》、《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第三方评估》、《上海市“十三五”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规划》、《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及其他横向部委委托项目、规划编制、政策制定10余项。在SSCI、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专著、教材4部。
曹可强: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体育场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常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社会体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002年获上海市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与供给模式研究——以上海、杭州市为例”;主持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我国体育场地建设、运营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主持完成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2016年重大约标项目“足球产业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主持完成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选择与制度安排”、上海市科委重点支撑项目“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适宜体力活动能量代谢的关键技术研究”等各类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体育产业概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机制创新与制度安排》、《青少年体力活动方案与评价指导手册》,主编《大学体育》、上海市高中《体育与健身》等教材6部,主编《五环旗下的精彩人生》、《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与实施》等著作6部。在国内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戴健: 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计算机应用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信息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体育总会副主席等社会职务。近年来,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近20项;出版专著2本,作为主编和编委出版学术成果5本,在《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体育报》等报刊和《体育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党政论坛》和《欧洲体育科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获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上海市委宣传部等单位10余项科研奖励,多项成果被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体育主管部门采纳,成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郎维: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秘书长、群众体育部部长,中国奥委会副秘书长、执委、群众体育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