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以国际通行的公司治理规范,同时基于中国的制度架构和现实国情,分类设计了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了2018年3490家上市公司的6类公司治理指数,包括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董事会治理指数、企业家能力指数、财务治理指数、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和高管薪酬指数(高管薪酬指数的样本公司是3484家),进而在6类指数的基础上计算出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总指数,并从总体、行业、地区、所有制、上市板块等角度分别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近几年的发展变化。6类指数和总指数的全部样本排名(包括总体排名,以及按行业、按地区、按所有制的排名),以及高管薪酬绝对值排名呈现在电子版中。
高明华: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公司治理论坛主席。兼任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届信息披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投资协会民营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企业治理分会副会长,中国产权协会董事分会主要发起人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贸促会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专家委员,凤凰财经研究院特邀经济学家,海南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多所重点大学研究机构的学术委员或研究员,多个政府机构和企业的咨询专家。先后就职于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银行总行。 2001年初,高明华创立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这是最早的公司治理专门研究机构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作为最早研究中国公司治理问题的学者之一,高明华就提出了国有资产三级运营体系的设想,对国企公司治理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其关于国有资产三级运营体系、国企分类改革和分类治理、国企董事会治理、国企负责人分类和分层、企业负责人自我约束等观点均为国家及有关政府机构所重视或采纳。29年来,作为中国公司治理理论的探索者和先行者,高明华及其研究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奠定了其在学术界的领先地位。2007年,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概念,并创立“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数据库”,推出“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系列报告”,已出版6类18部指数报告,出版指数报告居国内首位,并建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公司治理分类指数专业性数据库。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系列被国内外专家认为是“可以列入公司治理评级史册的重要研究成果”。2014年10月,发起成立“中国公司治理论坛”。 高明华主持及参与的国内外各类重要课题有40余项,独立、合作出版著译作54部,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300余篇。相关成果(包括合作)曾获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各种奖励,其代表性著述主要有:《关于建立国有资产运营体系的构想》(1994)、《权利配置与企业效率》(1999)、《公司治理:理论演进与实证分析》(2001)、《公司治理学》(2009)、《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分类指引》(2016)、《政府规制与国有垄断企业公司治理》(2016)、《公司治理与国有企业改革》(2017)、“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系列”(2009~2019)(包括高管薪酬、自愿性信息披露、财务治理、企业家能力、董事会治理和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等6类18部),主编“治理译丛”(4本)和“公司治理与国企改革丛书”(8本)。 研究方向:公司治理、国资监管与国企改革、民营企业发展、资本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