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总报告、健康环境篇、健康社会篇、健康服务篇、健康文化篇、健康产业篇、健康人群篇、案例篇、国际借鉴篇九个部分组成。
总报告提出健康城市工作已成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总结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实践和健康城市的评价工作情况,并指出新时期健康城市建设应总结和推广健康城市的中国经验,积极应对健康城市发展中的不平衡和薄弱环节,积极稳步推进工作。
健康环境篇从回溯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的关系入手,提出三位一体的健康城市规划核心内容;基于高温热浪的成因和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健康社会篇通过对国内外智慧化养老服务技术与实践应用的深度研讨,为明确我国智慧养老战略方向提供学术参考;分析已经创建成功的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现状和现存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健康服务篇结合全国在建的健康小镇案例,讨论中医药健康小镇的建设思路和建议;从五个方面探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体系的发展现状,剖析主要问题,提出构建整合型基层健康服务体系的思考。
健康文化篇指出健康传播需要通过精准传播、数据传播、场景传播以及提高传播内容专业性等方式来实现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指出传统中医药凭借其自身独特性,在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健康中国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健康产业篇总结我国健康旅游发展取得的初步成效,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航天科工“安康乐知”产业平台为研究对象,介绍平台的发展背景与趋势,提出建设发展方案。
健康人群篇探讨如何助力健康老龄化,提高生存质量,建立全民抗氧化健康指数和抗氧化抗衰老(双抗)体系;介绍北京市控烟条例的背景、制定过程、内容和执行情况,总结北京市烟草控制综合治理的成就。
健康城市案例篇选取广东省珠海市、江苏省无锡市、浙江省桐乡市、四川省攀枝花市、海南省琼海市和北京市平谷区六个典型,对这些地方在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健康细胞建设方面的经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国际借鉴篇介绍日本医疗体制的实践与经验;总结健康国家的经验,对世界健康国家健康指数排名进行归纳;通过对荷兰生命公寓的分析,为找到中国特色养老模式提供宝贵经验。
盛继洪: 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北京市决策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城市报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高级政工师。长期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系统从事决策应用研究工作,为市委市政府领导科学决策服务。近年来主持课题30项,其中省部级课题11项,获北京市优秀调查研究成果奖二等奖4次。曾担任《首都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研究》、《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研究》、《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北京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研究》、《健康城市蓝皮书: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6~2020)、《健康城市蓝皮书: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7~2022)主编。其中“健康城市蓝皮书”系列多次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皮书学术委员会“优秀皮书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7)》获一等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9)》获二等奖,《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9)》获三等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0)》获三等奖。
王鸿春: 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办公室原主任、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创始理事长,现任中国城市报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院长,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研究员、高级经济师。近年来主持完成决策应用研究课题100余项,其中世界卫生组织委托课题、省部级项目共10项,获国家及北京市领导批示20余项,“转变医疗模式政策研究”等课题获北京市第九届优秀调查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市级奖项共11项。著有《凝聚智慧——王鸿春主持决策研究成果文集》《有效决策》《成功领导者的习惯》等,并先后主编或合作主编决策研究类图书33部,其中“健康城市蓝皮书”《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7)》获得第九届“优秀皮书奖”一等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9)》《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9)》分别获得第十一届“优秀皮书奖”二等奖、三等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0)》获得第十二届“优秀皮书奖”三等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1)》获得第十三届“优秀皮书奖”二等奖,《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22)》获得第十四届“优秀皮书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