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研究强调治理的各要素对于绩效的影响。公共治理结构和治理工具是公共治理的重要组成要素,它们对于我国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调节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配置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以及最终实现公共利益都具有影响。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1980年开始发现的性别失衡问题带来的女性缺失和男性婚姻挤压等社会后果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公共安全。性别失衡问题不仅仅是人口问题,更是我国公共部门需要解决的重大社会管理问题之一。性别失衡的公共治理旨在扭转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消除性别歧视。它作为我国社会发展公共管理领域和实现公共利益的重大问题之一,体现了政府公共部门履行人口发展战略和对人口问题综合治理的政府职责。经过近10年的治理,性别失衡的治理已经初显成效,它不仅受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公共治理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公共治理的视角研究性别失衡问题,但是,近年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分析、治理要素的分解、治理实践的分析和政策建议等方面,虽然已有研究从公共治理要素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但具体影响机制仍然是一个需要探究的少而浅的论题。因此,在我国公共部门的性别失衡公共治理研究领域,亟须建立公共治理理论基础,同时无论是在研究对象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有待扩展和深化。
靳小怡: 1973年生,陕西西安人,200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婚育观念与行为、家庭养老、城乡人口迁移、农民工社会融合、婚姻家庭与养老及性别失衡理论等方面的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主要从事婚姻家庭制度、婚育观念与行为、家庭养老、城乡人口迁移等方面的研究。合著《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生育》等。
刘利鸽: 女,1981年生,201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讲师。2010~201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主要从事婚姻观念和行为、城乡人口迁移等方面的研究。合著《婚姻挤压下的中国农村男性》。
刘红升: 1977年生,201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口流动、家庭变迁、儿童发展。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省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等近10项。合作出版专著1部。公开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