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转型发展的压力使得中国企业将更多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对外投资总额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市场形势下,欧美国家经济缓慢复苏和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减速一方面加剧了全球市场竞争,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在一些国家继续上升,给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又对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走出去”发展,以及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在这种挑战和机遇并存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占领国外新市场、新资源,更稳健和富有成效地实施海外发展战略,日益成为实现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战略的重要问题之一,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鉴于此,本报告重点研究了2018年我国企业海外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海外发展特点进行概括分析。并以“一带一路”及北京市企业“走出去”为两大特色专题进行重点阐述。全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对2018年中国企业海外发展及企业主要进出口排行榜发展状况进行总体研究,通过分析研判提出其内在的发展特点;第二,对2018年“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加速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专题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有效推动我国企业海外发展进程;第三,以北京市企业“走出去”为专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对北京市企业海外发展的现状、特征、应对措施进行了着重阐述;第四,对2018年海外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的四个典型企业进行案例分析,以期通过对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海外发展经验、模式进行梳理,更加全面地说明我国企业海外发展的现状与特征。从总体上看,本报告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现状、变化趋势、政策取向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与评价。
蓝庆新: 经济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长三角贸易研究院(筹)院长兼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首席专家、亚洲经济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世界经济研究室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共产党员。研究领域: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合作、开放经济理论与政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及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课题30余项,出版专著多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6篇研究报告获得中央领导批示,研究成果获得全国政协、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采纳。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次、商务部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5次、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次。
张新民: 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4年入选财政部“中国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中国报表分析第一人,引领了中国财务报表分析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张氏财务分析框架”,实现了从使用西方方法分析中国财务报表到使用中国人自己创立的框架分析中国企业财务报告的跨越,并将其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和企业管理实践,是中国EMBA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专家之一。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省部级项目9项;获得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近10项;获得北京教学名师称号,所授课程入选国家第三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国家精品课程。
王分棉: 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系副主任,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影视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访问学者。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包括1项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3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主编1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得北京市“优质教材”称号);出版3部专著;2篇研究报告被《成果要报》采用(其中1篇获北京市副市长的批示);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9项省部级奖励;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标兵”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国际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