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北极地区风云变幻的一年,北极事务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在气候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北极航道开发利用的相关规则在《极地水域船舶作业国际规则》的指导下逐步形成,《加强北极国际科学合作协定》的生效也进一步助推国际社会在北极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以北极理事会为代表的北极治理机制逐渐完善,并与其他相关机构深度互动,共同推动北极事务的治理。中国作为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秉持“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原则,积极参与北极事务,推动构建北极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18)》首先以总报告的形式,对2018年度北极地区事务的动态进展进行综述。在总报告之后,本卷设“冰上丝绸之路”篇,对此进行深入研究。随后是北极治理篇,对北极地区的法律法规的发展以及北极地区新议题的治理进行研究。期待本卷年度报告的出版,可以使读者对本年度的北极事务发展有所了解,能够深入理解“冰上丝绸之路”等相关问题,以及对北极治理和法律等领域的动态问题进行把握。也期待本卷报告对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相关决策发挥作用。
刘惠荣: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海洋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管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员、最高人民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审判专家库专家。2012年获“山东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2019年获首届“山东省十大法治人物”、首届“山东省法学领军人物”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法、南北极法律问题。2013年、2017年分别入选中国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队和中国南极长城站科学考察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重大专项(20VHQ00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法视角下的中国北极航道战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法律问题研究”等多项国家级课题,主持多项省部级极地研究课题,并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社科研究成果奖。自2007年以来在极地研究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性的研究,其代表作有:《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法律问题研究》[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和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国际法视角下的中国北极航线战略研究》、《北极生态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国际法视野下的北极环境法律问题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