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即“旅游绿皮书”No.18),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第十八本旅游发展年度报告。全书围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这一主题,通过两篇主报告和20多篇专题报告,对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透视和前瞻。
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或降至十年来最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并引发全球旅游增速放缓。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之年。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加快,一系列积极因素被充分调动,为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与此同时,旅游更加广泛和深入地融入并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旅游供需完善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旅游消费提升对消费提质扩容做出了积极贡献;旅游成为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旅游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扮演重要角色;乡村振兴、精准脱贫中旅游发挥积极作用;旅游绿色化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和旅游融合更加全面和深入;全域旅游开展了系列创新探索。2020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制定之年。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应加强旅游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并着力解决入境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投资等制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老问题。
2019年,我国旅游发展高潮迭起,热点频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梳理和提炼,该年度中国旅游十大热点为:国家公园建设制度化体系化;新时代红色旅游绽放新光芒;全域旅游首批示范区验收通过;夜游活动丰富满足多样需求;行业法规出台剑指在线乱象;A级景区摘牌倒逼转型提升;旅游企业跨界发展布局全球;大兴机场启用促进格局变化;南极旅游相关要求更加具体;玻璃栈道叫停带来监管启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我们临时增加了“特别专题:疫情下的中国旅游业”板块,从影响评估与应对策略、行业组织、旅游上市公司等多个角度予以分析。
围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这一年度主题,我们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围绕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理性思考、如何让文物“活”起来、长城和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邀请来自世界银行的专家,分享世界银行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投资开发方面的经验。“旅游与区域发展”篇中,来自专业研究机构的学者们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与旅游机遇、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旅游扶贫的中国经验、浙江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以发展全域旅游、高铁对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等议题进行了分析。“旅游与产业创新”篇中,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作者围绕科技对旅游的影响、大数据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旅游景区二次消费以及住宿业的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作为“旅游绿皮书”的传统优势板块,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港澳台旅游等报告则为读者了解相关市场发展提供了翔实数据和系统分析。
刘德谦: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北京旅游学会监事长。这些年来除对旅游基础理论有较多的注目外, 对于中国休闲和旅游的发展实务也多有关注。
张广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顾问。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专职从事旅游研究。1999年创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任主任至2013年,任职期间组织编撰年度中国旅游发展报告(即“旅游绿皮书”)并任主编。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特聘专家,兼任Tourism Management(《旅游管理》, 英国)、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中国旅游研究》,美国)和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旅游研究季刊》,美国)等国际旅游学术期刊的国际编委与审稿人。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国际旅游发展趋势、旅游政策、世界旅游与旅馆发展史等。著有《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1997年)、《世界旅馆 旅馆世界》(1991年)和《大旅游 小思考》(2018年)等专著。
金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产业政策、国际旅游比较、休闲产业等。在《人民日报(理论版)》《经济管理》《旅游学刊》等发表学术文章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和旅游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委托课题几十项,《财贸经济》《经济管理》等刊物的匿名审稿人,出版《世界旅游产业新格局与中国旅游强国之路》《“一带一路”与黄河旅游》等专著多部。
吴金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首都旅游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任中国全聚德集团董事长、中国康辉集团董事长,管理学博士、研究员、正高级经济师,担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发展战略、旅游产业政策、文旅产业投融资、都市休闲发展等。出版专著《进军旅游业——中国大企业进入旅游业研究》《全聚德:始于1864》等,多年来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在旅游期刊、报纸等媒体发表论文多篇。自2013年起任“旅游绿皮书”副主编,曾任“休闲绿皮书”副主编、《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主编。
宋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旅游学刊》《旅游管理》等期刊编委,长期担任“旅游绿皮书”“休闲绿皮书”主编,从事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休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以及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和旅游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机构委托课题30余项,先后在瑞典哥德堡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从事访问学者,在《财贸经济》《旅游学刊》及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等期刊发表学术文章多篇,出版专著译著近20本。
李为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税务硕士教育中心主任,税收政策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北京大数据协会财税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税收筹划与法律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税收理论与政策、区域税收政策、数字经济税收及治理、税收信息化、税收风险管控等。编著《税收学》《税务管理新论》《中国区域税收发展报告》《中国税制》《税收筹划理论与实务》《中国税务操作实务》《中国税务教育发展报告》《大数据背景下智慧税务建设研究》《会计操作实务》等;在《税务研究》《国际税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数据产权保护与利用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通关监管国际比较与规制衔接研究”子课题,“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等多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