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以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从事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和省情研究的学者为主,并邀请了辽宁省省直有关部门以及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撰写的。
本报告从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角度,客观描述2009年辽宁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的一揽子计划,通过化危为机,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效;深刻分析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不利因素;对2010年辽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报告指出,2009年以来辽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外市场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沿着良性轨道运行,总体经济发展明显好于预期,企稳向好迹象渐趋明显。在这次经济周期性调整中,辽宁经济如期实现了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2009年力争做到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不低于振兴以来的平均水平,不低于东部地区的平均速度,而且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东部地区或全国前列的目标。2009年1~9月,辽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预计到全年将增长1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等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辽宁在这一轮经济的周期性调整中,显现出实体经济基础坚实、抗风险能力较强、回旋余地较大的发展优势,初步改变了辽宁经济运行历次波动“下行幅度深于全国”而“经济回升幅度慢于全国”的格局和惯势。
报告认为,2010年是谋划辽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路和推进辽宁全面振兴进程的重要一年,确保全省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是辽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脱颖而出的基础条件。投资增长方面,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达30%。随着政府社会投入的增加和社会管理制度政策的不断完善,居民就业和收入形势将保持平稳,由于居民住房、购车、旅游等消费结构升级活动持续活跃,预计消费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从国际市场需求看,随着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和出口企业适应能力的提高,预计出口将结束负增长,实现一位数增长。综合需求因素分析,预计GDP仍将保持11%左右的增长速度。
张晶: 管理学博士,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
刘晓南: 男,江西人,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辽宁省社会学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专业:社会学、国内外社会保障研究。主要研究成果:《辽宁省失业问题研究》、《辽宁省社会保障试点评述》、《辽宁省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2006~2007年辽宁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沈阳市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06年: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等。
李天舒: 女,湖南省双峰县人,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主要研究成果:合作专著《经济发展新阶段辽宁产业创新与产业转型问题研究》、《新型工业化与科技创新战略研究》等;论文《工业设计产业的市场需求环境和发展途径分析》、《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领域和途径分析》、《提升老工业基地核心竞争力 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产业创新的特征和趋势》、《区域技术创新工程载体建设的路径分析——以辽宁省为例》》、《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调查·营口卷》、《东北地区工业比较优势及产业升级的路径分析》、《辽宁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等。
曹晓峰: 男,黑龙江省肇东市人,哲学学士学位,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社会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评审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主要研究成果:《改革开放20年的理论与实践·辽宁卷》《在变革中崛起——辽宁改革发展实践的理性思考》《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调查·营口卷》《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调查·海城卷》《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追踪调查·抚顺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报告》、历年《辽宁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沈阳市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历史性巨变——解读辽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实践》等。
张卓民: 男,吉林省长春市人,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辽宁社会科学院院务委员、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务咨询委员会主任;辽宁省社会学会副会长、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社会学。主要研究成果有:《科学与认识论》、《一般选择学》、《改革开放20年的理论与实践·辽宁卷》、《在变革中崛起——辽宁改革发展实践的理性思考》、《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营口卷》、《2006年: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等。
张天维: 辽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加拿大弗雷则研究所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兼任辽宁省委、省政府和沈阳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曾在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美国芝加哥大学等做特约访问学者。先后完成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内5 0余项科研任务,获得国家优秀成果一等奖三项;出版专著9 部;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为报纸和杂志撰写专栏文章近百篇。 现从事产业经济、理论经济、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全球化趋势与产业成长战略》《繁荣与艰难之路——中国市场化的理论视角》《新型工业化与科技创新战略》等。2003年、2004年在加拿大弗雷则经济所从事合作研究,其间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英文论文3篇,在UBC等做学术报告多场。多次在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访问,合作进行专题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绩效和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