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照优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14345份网络调查问卷,从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住房、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创业、公共信息化服务、医疗卫生、城市环境、公共文化体育、公职服务10个方面,对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力进行全面评价和深入研究,发布了2019年全国38个主要城市满意度评价情况及各排行榜。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38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平均得分为63.61分,较2018年的58.05分有大幅提升。
本书通过GDP对公共服务满意度杠杆指数、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公共服务满意度要素发展指数等评价工具,对38个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进行了详细评价。根据网络调查问卷数据,对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住房、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创业、公共信息化服务、医疗卫生、城市环境、公共文化体育、公职服务10项公共服务进行满意度单项分析。同时,参考腾讯指数社会热点舆情数据,归纳总结出2019年公共服务领域公众最为关注的八大热点问题,借助舆情大数据技术对公共医疗、食品安全、营商环境、城市环境、公共安全、社保就业、收入分配、公共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另外,在专题报告部分,对中国社会保险的发展历程、经验和启示,从民生70年看公共服务的发展逻辑,智慧城市的可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智慧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地方立法提升铜仁城市美誉度四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经验介绍。
钟君: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院长(主任),十三届省政协常委,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6年5月,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专家代表,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言。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挂职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等,代表作《马克思靠谱》《治大国若烹小鲜:引领新时代的36个妙喻》《共铸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事求是思想发展史论纲》《公共服务蓝皮书》《社会之霾——当代中国社会风险的逻辑与现实》《融变鼎新: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理论透视》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多次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参与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组部干部学习教材等权威理论读物,先后担任《思想耀江山》《思想的旅程》《当马克思遇见孔夫子》等电视理论节目主讲嘉宾。
刘志昌: 湖南临湘人,政治学博士,副研究员,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基本方略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公共服务、国家和地方治理、社会建设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项目等多项课题,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委托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独立撰写《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变迁与逻辑》《国家治理与公共服务现代化》等4部著作,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统计与决策》等报刊发表论文和向政府部门提交对策咨询报告50余篇。
刘须宽: 江苏泗阳人,法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伦理、公共服务与社会建设等方面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柏拉图伦理思想研究》等5本专著,合作主编10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经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委托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研究课题10多项,在商务部、国贸中心组等单位举行宣讲、讲座50余场次,多次参与政府部门专项决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