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年婚恋状况调查课题组分析报告(青年发展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撰写。为了对青年婚恋问题能有更为准确、真实的把握,2018年12月到2019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和实施了青年婚恋状况调查。本报告所讨论的青年,主要是指20~35周岁的人口群体。青年群体内部的代际差异、社会分化和阶层化都很明显。但是,由于数据的限制,本报告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把青年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和分析,这可能掩盖了青年群体内部的差异。在可能的情况下,本报告都辅之以有关不同青年群体的讨论,以作弥补。
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市场和国家等因素,共同塑造着青年婚恋的行为。因此,这本青年发展蓝皮书主要从这几个维度共同考察青年婚恋问题。首先,关注青年本身对于婚恋的认知和态度,包括青年婚恋观、性观念、家庭观、生育观和育儿观,同时关注他们的实际行为,因为这些行为是对他们相关观念更加直接和真实的反映。其次,对于青年婚恋行为进行规范的国家政策和法规,包括婚姻法等法律条文,也包括产假等全国性政策,还讨论并借鉴了国外相关经验。再次,讨论国家、社会和市场给青年婚恋提供的各种服务,特别是共青团开展的婚恋服务等等。为了对青年婚恋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蓝皮书也关注了青年婚恋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比如晚婚晚育、高额彩礼、离婚率升高等。
本报告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中国青年婚恋观和婚恋现状有变的也有不变的。从婚姻的角度来说,不变的是,中国依然是个普婚社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还是中国人普遍接受的价值观,青年人结婚的意愿依然强烈;变的是,青年人在择偶时更加自主,更加重视感情因素,父母催婚的增加了,结婚的时间普遍推迟了,结婚时女方支出比重增加了。从生育的角度来说,不变的是大多数青年人还是认同生育,希望儿女双全,对于血缘关系/家庭关系有强烈的认同感;变的是,青年人的生育意愿呈下降趋势,不生育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就性关系而言,实践上,越来越多的未婚青年有过性体验;观念上,青年人的性价值观呈多元化取向,对于婚前性关系更为包容。
青年婚恋问题是青年发展过程中的大问题,也是所有青年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都将遇到的问题。针对现在青年的婚恋现状和婚恋观,建构和完善青年婚恋的社会支持体系,为青年婚恋创造友好的环境,是政府和社会都无法回避的。本书的各个报告都在结尾部分,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对于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有所助益。
石金群: 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家庭社会学。曾在《社会学研究》《国外社会科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等期刊上独立或合作发表了《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趋势和最新发现》《女儿赡养的伦理与公平——浙东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性别考察》《当代西方家庭代际关系研究的理论新转向》《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出路》《独立还是持续:当代都市家庭代际关系中的矛盾心境》等多篇学术论文。
马春华: 女,江西永新人,博士,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家庭与性别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家庭社会学、家庭政策、农村贫困、劳动力流动、性别关系。主要研究成果包括《转型期中国城市家庭变迁:基于五城市的调查》(合著)、《家庭与性别评论(第4辑)》(主编)、《家庭与性别评论(第7辑)》(主编)、《20世纪以来海外中国家庭研究述评》(论文)、《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趋势和最新发现》(合著论文)、《重构国家和青年家庭之间的契约》(论文)、《中国城市家庭亲子关系结构和社会阶层的影响》(论文)、《性别、权力、资源和夫妻间暴力——丈夫受虐和妻子受虐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欧美和东亚的家庭政策:回顾与评述》(论文)等。
田丰: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志愿服务研究室主任,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秘书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研究领域包括人口与家庭、 社会结构和职业、 青年和互联网、 流动人口和经济社会地位。
赵联飞: 重庆云阳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调查与方法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研究方法、互联网与社会、青年研究、港澳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现代性与虚拟社区》(专著)、《网络参与的代际差异——70后、80后、90后群体的比较》(专著)、《中国大学生中的三道互联网鸿沟——基于全国12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分析》等。
陈光金: 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私营企业主阶层。主要研究成果:《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专著)、《新经济学领域的拓疆者——贝克尔评传》(专著)、《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合著)、《当代英国瑞典社会保障》(合著)、《内发的村庄》(合著)、《中国小康社会》(合著)、《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合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合著)、《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合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