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普京总统新任期的关键一年,俄罗斯面临着突破美欧经济制裁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缓和社会矛盾、调整对外战略巩固地缘政治空间等艰巨任务。总体上看,普京政府通过在内政外交领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实现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在全球和地区问题上继续发挥了独特作用,因此2019年俄罗斯的发展是成功的。在政治领域,虽然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的威信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但普京仍然维持着较高的民意支持率,虽然反对派曾掀起大规模街头抗议运动,但俄国内政治和社会局势的稳定性并未受到损害,普京总统仍然是俄罗斯政治安全的保障。在经济领域,俄罗斯政府继续落实普京总统发布的新的“五月命令”,以俄罗斯进入世界经济前五强为目标,调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政策,改善投资环境,试图通过加快落实“国家项目”带动经济走出徘徊不前的局面,实现突破式发展。在外交领域,虽然因乌克兰问题与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之间的关系陷入僵局,但在其他方向的外交活动取得明显进展,继续推动欧亚一体化建设,继续巩固其在欧亚地缘政治空间的特殊地位,继续“转向东方”,同时与欧洲国家和土耳其强化地区合作,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使其重新成为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外部力量,大国地位得以巩固和加强。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了新时代,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多个大项目瓜熟蒂落,“地区合作年”系列异彩纷呈,经贸合作规模和质量继续扩大和提高,在国际舞台上的战略协作不断深化,为新十年继续发展两国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中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执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教授。从事俄罗斯、中亚经济研究。主编《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2000~2008)(经济卷)》,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著有《俄罗斯经济外交:理论与实践》,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并著有《俄罗斯中东欧中亚转型系列丛书:曲折的历程(中亚卷)》等。
张昊琦: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副主编。从事俄罗斯政治、俄罗斯政治思想史和中俄关系史研究。著有《俄罗斯帝国思想初探》(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共同主编《当代俄罗斯精英与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孙壮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中亚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新华社特约观察员,2011年起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研究领域为区域合作与国际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独联体国家社会政治等。主持过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国家反恐办、全国党建研究会、外交部委托交办课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代表作有《中亚新格局与地区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长春出版社,2007)、《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内涵与实现路径》(海南出版社,201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