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蓝皮书之《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1)》是由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洪毅和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长胜共同主编的反映我国地方电子政务最新进展,研究和分析地方电子政务领域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年度报告。2011年报告的主题是:迈向新阶段的地方电子政务。 报告从新阶段我国地方电子政务发展的角度,重点探讨地方电子政务发展模式、推进机制、公共服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等问题。报告分为六部分。 第一篇总报告在回顾近十年来地方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地方电子政务发展模式与成功经验,并对未来五年我国地方电子政务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报告认为,经过这十年的发展,我国地方电子政务在经济监管、社会管理、网上公共服务水平和政府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项目建设、推进方式、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大胆探索,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报告认为,当前我国地方电子政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要大力推进地方电子政务发展方式的转变,整合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形成地方电子政务科学发展新格局。 报告第二篇到第五篇分别从发展模式、推进机制、公共服务和共享协同四个方面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地方电子政务实践进行了分析。报告第二篇围绕地方电子政务发展模式问题,重点介绍了地方政府在数字政府、政府网站、电子政务网络等方面的建设和应用模式。报告第三篇围绕地方电子政务推进机制问题,内容涉及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的动力系统与推进机制、电子政务运维服务外包机制、行政服务标准化等方面。报告的第四篇围绕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介绍了地方政府在以信息化推进社会服务网格化管理、网络问政、信息公开、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旅游电子政务等方面的典型做法。报告的第五篇围绕地方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专题,介绍了江苏、上海、扬州、杭州等地在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方面的典型经验。报告的第六篇中的大事记,对最近一年来中国电子政务领域的重要事件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
洪毅: 现任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优秀专家。曾任湖南大学副校长,甘肃工业大学校长,甘肃省经贸委副主任,甘肃省张掖地委书记,甘肃省直机关工委书记,甘肃省委常委、秘书长,甘肃省委组织部部长。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50多篇。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政务、政府管理技术等。
江源富: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电子政务
王长胜: 现任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后管委会主任,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主持和参加的研究项目主要有:《中国宏观经济多部门计量经济模型》研制,该成果获1986年全国计算机应用展览一等奖;负责经济景气周期研究并主持建设《国民经济监测预测系统》和《宏观经济预警系统》;主持建设第三期日元贷款项目《宏观经济预测系统》和《世界经济信息系统》;主持研究并完成863科研项目《国家发改委投资管理系统试点示范工程》、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技需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ARS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课题《加快推进信息化的思考与对策》等。主编《电子政务蓝皮书》和《中国信息年鉴》《中国经济信息绿皮书》等。
王益民: 研究员,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电子政务、数字政府治理等,主持了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研究咨询课题,出版的著作《数字政府》《数据论》等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数字政府建设的参考用书,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