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0)》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的系列年度报告,秉承“记载事实”、“客观评论”以及“金融和法律交叉研究”的理念,系统、全面、集中、持续地反映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发展和改革历程,为金融机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为金融理论工作者提供素材,为金融监管当局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0)》主要由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研究三部分组成。总报告为两篇:第一篇为《大科技金融(BigTech in Finance)的发展与监管》,在对大科技公司金融业务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关于大科技公司进入金融领域的研究框架,并提出一些核心观点,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和监管机构的政策制定做出铺垫。第二篇为《中国金融监管:2019年重大事件评述及2020年展望》,对2019年度中国金融监管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和评论,并对2020年中国金融监管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分报告部分为分行业的监管年度报告,具体剖析了2019年度中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以及外汇领域监管的年度进展,并对2020年进行了展望,呈现给读者一幅中国金融监管全景路线图。专题研究部分是对当前中国金融监管领域重大问题的深度分析,主要涉及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银行业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制度、证券信息犯罪、保险消费者风险及应对、保险公司业务范围、P2P转型助贷、网络互助、数字货币、金融机构洗钱风险、金融科技监管等方面。
尹振涛: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兼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秘书长。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南开管理评论》和《政治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译著1部,主编著作多部,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年荣获“中国青年经济学人”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第九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18年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对策研究类一等奖等。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监管、金融风险和金融科技等。
胡滨: 法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等40多项;撰写多篇要报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主编《中国金融监管报告》(12部);在《经济研究》《法学研究》《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2部、译著1部。先后获得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创新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对策研究类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优秀皮书奖一等奖、优秀皮书报告奖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并获评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青年等。2014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监管、金融风险、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等。
郑联盛: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研究室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主任。曾任职于上海飞机研究所、财政部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中信建投证券研究部和广发基金。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课题十余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类课题40余项,出版专著5部,在《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发表学术文章200余篇,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发表评论15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宏观审慎、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