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蓝皮书》是我国黄河流域地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社会科学院联合组织专家学者撰写的反映中国黄河流域改革发展的综合性年度研究报告,是研究黄河流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重要科研成果。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举办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本书立足黄河流域九省区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黄河流域蓝皮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报告(2020)》由宁夏社会科学院主编,由总报告、综合战略篇、流域形势篇、生态保护篇、黄河经济篇、黄河文化篇、和谐黄河篇、附录篇等8个部分组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战的达标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总报告以“打赢新时代黄河生态保卫战”为题,紧紧围绕黄河领域生态保护重点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将全流域划分为上游水源涵养区、中游绿色发展区、下游防洪保护区以及五大河段区,研究了黄河水沙关系,协调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七大城市群和黄河“几”字弯都市圈,以及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等。综合战略篇聚焦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城市群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报告、黄河流域融入“一带一路”研究。流域形势篇重点分析2019~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各自的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形势。青海系统总结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经验,宁夏对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进行了探索,四川提出争取建立黄河首曲国家生态公园。生态保护篇对黄河流域九省区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研究了黄河宁蒙段水沙关系及“新悬河”发展态势,提出了建设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及高质量发展等建议。黄河经济篇聚焦黄河流域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包银榆经济区及其“能源流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水资源约束下的粮食安全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研究。黄河文化篇聚焦弘扬黄河流域红色文化、黄河河套地区移民开发史及其历史文化特点,以及黄河文化遗存保护、黄河文化的弘扬路径、黄河流域文学等方面研究。和谐黄河篇聚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流域乡村振兴战略、高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王林伶: 毕业于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专业,理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宁夏社会科学院综合经济研究所(“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负责人、副研究员,兼任城市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一带一路”与内陆开放型经济、中阿经贸文化与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能源、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自治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专家、自治区监察委员会第二届特约监察员、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第二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级社科规划项目、智库课题、重大现实问题项目、社会招标等课题4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软科学项目、社会委托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及主编图书9部;在《城市问题》等核心期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著作、论文获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及省部级表彰8项,获得各类先进与优秀工作者称号20余次;有20余篇研究报告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与转化。 自2010年至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其他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社会招标课题、院级课题21项;参与各类课题项目23项;在《城市问题》《开发研究》《宁夏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及其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奖论文10多篇,其中省级“一等奖”1项;有6篇研究报告获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与批转;获各类先进与优秀工作者7次。先后赴阿联酋、约旦等中东国家访问与交流,2016年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
张廉: 宁夏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先后就读于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系(本科),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中国法学会理事,全国青联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理事,宁夏法学会副会长,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律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自治区法官、检察官遴选和惩戒委员会委员,国家“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宁夏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13人才工程”人选),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宁夏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生导师。2002年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1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长期从事法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了《中外法律思想命题研究》《中国经济法的起源与发展》《行政法学》等专著和教材20多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律科学》《政治与法律》《法学杂志》《南京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20多篇,并有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
段庆林: 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二级研究员。兼任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空间规划评议委员会专家委员,第十届自治区政协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一带一路”、内陆开放型经济、中国农村经济、西北区域经济、生态经济、宁夏经济社会重大发展战略问题等。主持执笔完成各类课题数十项,完成科研成果100多万字。出版有《中国农村家庭经济研究》《城与乡——宁夏二元结构变迁研究》等专著,主编我国首部《黄河流域蓝皮书》、首部《中阿蓝皮书》、首部《中国枸杞产业蓝皮书》,以及《宁夏经济蓝皮书》《西北蓝皮书》《宁夏智库丛书》等数十部。在《管理世界》《社会学研究》《战略与管理》《中国农村经济》《中国软科学》《经济学家》等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有10余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摘编,学术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0余次。对策报告数十次获得自治区党政领导肯定性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