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20)》由广州艾力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研创,主编为庄一强、王兴琳;副主编为刘继兰、李永斌、郦忠、刘先德、吴庆洲。本研究主要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医院评价体系做出研究。定量方法主要是基于数据分析与挖掘的综合评价;定性方法主要是对医院评价相关的研究、卫生政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并结合定量研究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全书分为总报告、评价技术篇、认证官实务篇、案例篇、附录五个部分。
总报告《医院评价学:从隐学到显学》,从医院评价学概述、医院评价的理论与实操、医院评价的未来趋势三个方面对医院评价学的整体情况进行阐述。
评价技术篇共有10篇文章,分别从医院评价的使命与内涵,医院评价的原则和目标,医院评价的分类、方法和程序,国际视野下的医院认证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医院评审评价回顾与第三方医院评审评价的社会责任思考等方面,从不同视角对医院评价的发展做出研究。
认证官实务篇共有7篇文章,分别从认证官的角色与责任,认证官的选拔、培训与淘汰,医院评价中的文件审核和现场检查,德国KTQ医院认证实务,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价中的意义与应用等方面从认证官实务与技术应用角度对医院评价的方法与过程进行了讨论。
案例篇共有8篇文章,分别从摘“星”建“组”星级医院评价加速医院快速反应小组(RRT)建设、智慧医院建设助力“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的落地与实现、携手星级医院评价 完善质量改进体系等方面分享医院在接受医院评价后的心得与体会,从应急代码、快速反应小组、智慧医院建设等方面展示医院在医院评价过程中,如何提升医疗质量与保障患者安全,展示医院认证评价给医院带来的明显改进效果。
廖新波: 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巡视员,广东省保健局局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擅长医院管理、医院信息化、后勤社会化和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兼任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客座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2016~2019版《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副主编。著有《医院前线服务》《变革时代的医院管理》《医改,何去何从》等专著。注重医疗安全与医生价值在医改中的作用。
刘继兰: HIMSS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执行总裁,国际知名医院管理专家,曾任JCI首席顾问兼大中华区咨询主任。为全球大约30个国家的数百家医疗机构提供了极具影响力的咨询指导,以患者为中心,帮助这些医院实现了以安全、质量、效率和医患获得感为目标的卓越转型。主要著作包括《国际标准 中国实践》等。
郦忠: 品质管理硕士,华润JCI医院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质量管理专家,医院评审专家。曾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参与原国家卫计委《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和《医院评审追踪方法学工作手册》编写工作,参加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等级医院评审检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院长管理培训班讲师,辅导过多家医院通过美国JCI评审,辅导多家医院准备等级医院评审;主译出版《美国JCI医院评审标准(第六版)》《美国JCI医院评审检查指南(第六版)》《医疗服务中的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医疗服务绩效测量工具》《医疗服务绩效数据管理》《高警讯药品管理》。
李永斌: 李永斌,医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医院协会评价部主任,主要承担医院评审评价、行业标准规范制定、患者安全目标研究等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主持研制“中国医院患者安全目标”,参编《医院管理指南》《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等论著,主办“中国医院质量大会”等大型品牌学术会议,兼任《中国卫生政策研究》等学术期刊外审。
吴庆洲: 主任医师,大校军衔,广州艾力彼智慧医院HIC首席顾问,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兼信息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卫健委绩效考核核心专家成员,广东省《现代医院》杂志社副主编,广东卫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曾任解放军广州军区计算机专业委员会主委、联勤部卫生部信息中心主任、广东省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计算机信息网络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医院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卫生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8医院(解放军南部战区空军医院)副院长。专注于医院管理和智慧医院建设研究,曾负责原广州军区几十家军队医院信息系统组网建设工作,有丰富的信息规划、建设实战经验。曾获中国医院优秀CIO。参与编写《中国智慧医院发展报告(2022)》《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20)》。
广州艾力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 广州艾力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广州艾力彼”),成立于2004年1月9日,是一家独立第三方研究机构。“艾力彼”一词是希腊神话中“医神”Asclepius的中文译名。广州艾力彼整合多年来“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所累积的经验与数据,建立对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和专科能力评价体系、星级医院评价、智慧医院HIC评价、综合信用评价。广州艾力彼《星级医院标准》于2019年获得国际医疗质量协会(ISQua)的国际认可证书,是中国大陆首个获得国际认可的第三方医院评价标准,同时,广州艾力彼还是全球首批获准采用世界银行医疗伦理原则的第三方医院评价机构。此外,经广东省教育厅核准,广州艾力彼正式成为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教学大纲要求的在校生实习基地。广州艾力彼愿景:以大数据为工具,努力成为中国最佳第三方医院评价机构。广州艾力彼使命:推动医院管理职业化、医疗数据透明化;通过医院排名、星级医院评价、综合信用评价、管理咨询和艾力彼医管学院,努力推动医院管理职业化;通过大数据挖掘与研究、HIC排名、智慧医院HIC评价(智慧医疗的开端)、北极星——医院运营与绩效对标分析平台,努力推动医疗数据透明化。广州艾力彼组织开展医院第三方评价、医疗大数据、医院专科发展、医院运行效率、医院投融资及医院发展战略等学术研究;组稿发表医院管理研究论文,先后在各类医院管理杂志发表几十篇医院管理相关论文;承担《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蓝皮书的编撰工作。核心成员主编《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16~2019)系列、《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中国民营医院竞争力报告(2015)》《中国民营医院竞争力报告(2014)》《医院品牌战略》,主译《美国JCI医院评审标准(第四版)》等十几本专著。从2016年起,每年出版的《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蓝皮书,是根据“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约3000家上榜医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总结分析而成的年度行业报告。广州艾力彼星级医院评价自2016年推出以来,截至2019年12月已有100余家医院启动星级医院评价;智慧医院HIC评价自2018年4月推出以来,截至2019年12月已有20余家医院启动HIC评价。
庄一强: 医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博士。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创始人,兼任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医院协会原副秘书长,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创新技术发展与评价分会会长,广东省医院协会顾问,福建省医疗保障研究院学术研究和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研究院理事会常务理事,香港医务行政学院HKCHSE副院士。长期从事医院管理研究、评价和教学工作,开设“医疗大数据与第三方评价”以及“医院评价学”课程,自2021年起招收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医院评价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中国医院标杆研究、星级医院评价、智慧医院HIC评价、“北极星:医院运营与绩效对标”体系创始人;发表了几十篇与医院管理相关的论文;主编及主译十几本医院管理类图书。包括《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16~2023年)、《中国智慧医院发展报告》(2022~2023年)、《中国医院评价报告》(2018~2020年)、《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2014~2015年)、《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第4版)、《医院品牌战略发展实录》、《医患关系思考与对策》、《医院品牌营销》。曾主持20个大城市100多家“大型医院品牌研究与评价”项目、1000多家“县级医院的生存发展与评价调研”项目。曾任多家上市民营医院的独立董事。
王兴琳: 管理学博士,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执行主任、联合创始人,总裁,艾力彼医管学院院长,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绩效管理与评估分会会长,广东省卫生经济研究院研究员。2011~2014年中国医院竞争力排名研究负责人,中国医院竞争力星级医院评价评定委员会专家、智慧医院HIC评定委员会专家、专科质量与安全评价(HQ-Share)共享平台创始人之一。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系列(2016~2021)与《中国医院评价报告》系列(2018~2020)副主编,《医患关系思考与对策》副主编,《医院品牌战略》编委,《医院品牌营销实战解码》作者之一。专注于医院运营管理研究,主持和提供过国内上百家医院的定量、定性管理咨询服务。
刘先德: 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星级医院标准化管理高级专家,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服务认证审查员。主任医师,1982年大学毕业后在公立三甲医院工作20余年,历任临床科主任、医务科科长、副院长。此后长期专注于医院质量管理及评价工作,先后在外资医院(JCI认证)、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民营医院(三甲医院)、某特区医院(ACHS及三甲双认证)工作,工作范围包括医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医院评审等。自2018年开始专职从事医院管理研究与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