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中国国内、入境、出境三大旅游市场,系统剖析其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行业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并围绕中国旅游市场监管的热点、难点、焦点等问题进行系统、全面分析,对我国学者开展旅游市场发展和监管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为行政管理部门开展旅游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和案例。
本书注重分行业解剖、以数据说话,并精选案例,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前沿。本书不仅深入剖析了中国旅游市场监管和旅游信用监管的热点问题和监管创新内容,还针对在线旅游、旅行社、住宿业和旅游景区等旅游主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剖析,对旅行社服务中的“不合理低价”游、旅游业红黑榜、旅游星级酒店的公共卫生监管问题、A级景区被“摘牌”、降级或通报警告等行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科学揭示热点背后的原因,并根据中国现实,参考境外发达国家监管经验,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
韩玉灵: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二级教授,中国旅游协会妇女旅游专委会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旅游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政策与规制、旅游安全、世界遗产保护、旅游资源保护等。主编教育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旅游法教程》《口述历史:中国旅游业40年》等著作十余部;主持北京市教委重点课题“北京旅游业转型中的政府与行业协会互动机制研究”,承担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托的关于安全、诚信体系建设、乡村民宿发展、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纠纷特点等多项研究课题,领衔北京市旅游条例的研究和起草工作,领衔研究、起草北京市地方关于景区、安全、住宿业服务等多项标准;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旅游立法重大问题研究”、国务院台办委托课题“海峡两岸旅游交往中的法律问题”,主持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关于旅游法立法模式、导游体制改革、旅行社转型等多项课题,领衔国家标准《导游服务规范》修订,主持中国旅行社协会委托课题“关于旅行社的契约及有关法律问题研究报告”等;参加我国旅游立法的制定及研究工作。在担任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十余年期间,对旅游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在《旅游学刊》《法学杂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旅游报》《法治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文章等80余篇。
邹统钎: 江西吉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助理、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乌兹别克斯坦“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副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旅游奉献者”徽章,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南京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后。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昆士兰大学与伯恩茅斯大学访问教授。历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院长,研究生处处长(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主任),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与政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遗产旅游、旅游目的地管理等。代表作有《旅游目的地地格理论研究》《旅游学术思想流派》等。主持或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多项。获商务部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亚太旅游协会人力资本开发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规划专家、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旅游学会会长、亚太旅游协会人力资本开发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MT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 Tourism Research、《旅游学刊》、《旅游科学》、《世界遗产》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