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11)》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写的《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李江涛研究员、副院长刘江华研究员联袂担任主编,是由科研团体、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关于广州宏观经济分析预测及相关重要专题研究的权威著作。本书分为总报告、“十二五”发展研究、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其他研究五部分,共收录研究报告或论文16篇。
2010年,广州成功主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显著提升了城市综合环境和城市形象,促进了宏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经济增长13.0%,增幅比2009年提高1.5个百分点;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04.48亿元,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进入“万亿元俱乐部”的城市。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将步入缓慢复苏期,在新兴国家经济增长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可望实现3%~4%的增长,但仍面临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美元泛滥、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风险;而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仍存在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刺激政策边际效应递减等不利因素。2011年,广州要充分发挥“后亚运”效应,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继续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增强城市发展后劲;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经课题组模型测算,预计2011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
刘江华: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广东省人大代表,省人大财经委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城市经济。主要著作有:《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与对策构想》、《广州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广州中心镇建设功能定位与实现途径》等。
杜家元: 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经济学副研究员,广州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1997年至今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工作,2007~2008年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做访问学者。科研成果:主持和参与的课题研究6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合作出版著作4部,主编1部,2项研究成果获广州市政府奖。
郭德焱: 男,汉族,河北滦南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研究员。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读本 科;1982年1月至1982年9月在广东省人大办公厅工作;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1985年7月至今在广州市 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院社会所副所长、所长、党组成员(1993年12月任)、副院长(1994年2月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98年12月任)、党 组书记兼副院长(2000年12月任)、院长(2005年11月起任)。其中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12月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近年获奖 项目及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2年10月),广州市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1995年8月),广州市优秀专家(1995年 11月),广州科技之星(1996年5月)。
欧江波: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兼任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广州市人大制度研究会会员、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战略咨询库专家、广州市和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专家委副主任委员等。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城市经济、房地产经济等。主持完成国家、省、市级200余项重大课题;出版专著4部,执行主编并出版《广州经济发展报告》14部,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获国家、省、市级奖励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