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海洋文化蓝皮书根据2019年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情况,分为六大板块共11篇文章。
本年度总报告从海洋意识教育、海洋文化研究、海洋文化产业、涉海博物馆等方面介绍了2019年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总体情况。2019年,海洋文化已经引起各级地方政府与教育机构的重视,具体体现在海洋文化活动、海洋文化研究与海洋文化产品的数量上。现阶段我国海洋文化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在于制度安排与人力资源的短缺。
第二板块共有三篇分报告,对海洋教育研究、涉海文艺创作、海洋体育运动三个方面的发展轨迹与现状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2020年中国海洋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整理了2019年我国海洋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海洋教育研究的现状和特点。《2020年中国涉海文艺创作报告》将涉海文艺创作分为涉海文学、涉海绘画、涉海影视、涉海音乐、涉海舞蹈五个方面,总结得出了中国涉海文艺创作的发展规律。《中国海洋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展望》立足于产业一线,梳理了我国海洋体育运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
第三板块由《2019年中国海洋史研究专题报告》《船政历史研究与文化建设报告》两个专题报告组成。2019年,中国海洋史研究继续稳步前进,取得多方面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在全球史、整体史视野下,重大议题的研究继续拓展,并多有新说;一些新的研究热点也已然形成。船政创建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海洋学术研究与文化建设的重要主题之一。本年度对船政历史研究及船政文化建设自提出至2020年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对未来如何进一步挖掘类似的成熟主题的潜力、突破瓶颈进行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2010年前后,中国的海洋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许多重要的海洋文化相关机构和项目相继启动。第四板块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年度海洋人物”评选活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作为案例,对其进行了十年总结与回顾。
作为本书的第五板块为评价篇,由《中国海洋教育机构评价体系研究》作为本板块的内容,《2019年中国海洋文化大事记》作为本书的附录。
苏文菁: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福州大学教授,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福建省重点智库培育单位“福建省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美国康奈尔大学亚洲系访问学者、讲座教授;北京大学特约研究员;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福州大学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皮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经济研究会理事会副会长。研究领域:区域文化与经济、海洋文化、文化创意产业。 2016年,策划出版国家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丛书”;2010~2016年策划出版“闽商发展史”丛书十五卷。近年来,策划并主编了《闽商蓝皮书·闽商发展报告》、《海洋文化蓝皮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系列出版物。主编《闽商文化研究》杂志。出版的个人专著代表者有《闽商文化论》、《福建海洋文明发展史》、《世界的海洋文明:起源、发展与融合》、《海洋与人类文明的生产》、《海上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务》等。其策划、主讲的《海洋与人类文明的生产》获教育部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被“学习强国”首页多次推荐。 多年来,致力于将闽商文化知识体系为相关职能部门服务的转化工作与智库参谋工作。其中,主编的《闽商蓝皮书·闽商发展报告》是一个智库工作平台。
李航: 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曾任国家海洋局中国海监总队副总队长,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副局长兼任中国海监南海总队政治委员,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党委书记兼纪委书记等职。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任自然资源部音乐爱好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自然资源部2020年春演总策划、总导演。 多年来致力于自然资源新闻宣传及文化建设工作,主持开展多届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年度海洋人物评选、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全国性大型宣传展览活动,积极推动中国海洋文化节、厦门国际海洋周、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文化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深入推进自然资源文化领域研究,主持编写《全国海洋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原创多首自然资源领域优秀的音乐作品,探索通过文学、音乐、艺术等多种形式推动自然资源文化大繁荣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