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三五”规划注重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加大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些战略目标应当实化强化为“约束性指标”,以更显著的民生进步迎接“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目标年到来。
2000~2018年,全国城乡综合演算的各类民生数据人均值持续明显增长,2018年居民收入为2000年的7.92倍,总消费为7.15倍,积蓄为10.56倍。物质消费比重显著降低6.12个百分点,非物消费比重显著增高6.12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出现很大升级变化。居民收入、总消费、积蓄地区差全都逐渐缩小;居民收入、总消费城乡比逐渐缩小,而居民积蓄城乡比持续扩大。“不平衡的发展”在民生领域多有改善。
但居民收入比从46.37%较明显降至45.11%,居民消费率从35.91%明显降至31.53%,二者“十二五”以来明显回升。尤其应注意居民收入年均增长较明显低于财政收入年增2.8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明显低于财政支出年增3.59个百分点。居民积蓄率从22.57%持续极显著升高至30.10%,反过来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加重。
从2000年以来基数值纵向测评可以看出,西部民生指数提升最高,中部次之,东部再次,东北最低,表明区域均衡发展国家方略已见成效;西藏、陕西、云南、贵州、宁夏占据前5位。从2018年无差距理想值横向测评可以看到,东部民生指数最高,东北次之,中部再次,西部最低,表明差距在于各方面协调性、均衡性还不够理想;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占据前5位。另有基数值纵向测评显示,2005年以来西藏、陕西、云南、贵州、广西占据前5位;2010年以来贵州、西藏、云南、陕西、甘肃占据前5位;2015年以来内蒙古、西藏、青海、重庆、贵州占据前5位;2017年以来内蒙古、西藏、青海、贵州、天津占据前5位。
依据历年动态推演预测,至2020年全国居民收入城乡比将略微缩减,地区差也将较明显缩减;总消费城乡比将较明显缩减,地区差也将较明显缩减。至2035年居民收入城乡比将继续略微缩减,地区差亦将继续较明显缩减;总消费城乡比将继续明显缩减,地区差亦将继续较明显缩减。假定全国保持居民收入比、居民消费率不再降低,实现各类民生数据历年最小城乡比直至弥合城乡比,人民生活发展指数将更加明显提升。
方彧: 1984~,女,汉族,江西赣州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战略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民政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老龄政策、农村养老、老龄金融、口头传统、老龄文化和文化产业研究。全程参与研创“中国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系列”,合作发表《中国文化产业新十年路向——基于文化需求和共享的考量》《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4万亿消费需求透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若干现实问题透析》等论文和研究报告,参与组织撰著“中国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系列”年度报告,负责文稿统改及英译审校。
魏海燕: 云南省政协信息中心主任编辑,主要从事传媒信息分析研究。
王亚南: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文发展研究与评价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云南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民族学及文化理论、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主要学术贡献有:①1985年首次界定“口承文化”概念,随后完成系统研究,提出口承文化传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渊薮,成文史并非文明史起点;②1988年解析人生仪礼中“亲长身份晋升仪式”,指出中国传统“政亲合一”社会结构体制和“天赋亲权”社会权力观念;③1996年开始从事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研究,提出“高文化含量”的“人文经济”论述,概括出中心城市以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④1999年提出“现代中华民族是56个国内民族平等组成的国民共同体”和“中国是国内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论点,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统一国民共同体论”;⑤2006年以来致力于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体系研创,相继主编撰著《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1年起)、《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报告》(2013年起)、《中国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测评报告》(2015年起)、《中国人民生活发展指数检测报告》(2016年起)、《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8年起)、《中国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双检报告》(2018年起),2019年起新增《中国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检测报告》《中国社会建设均衡发展检测报告》。
赵娟: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副主编,云南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秘书处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文学、民族文化和文化产业,合著出版《经典阅读与现代生活》。全程参与研创“中国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系列”,合作发表《以国家统计标准分析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成效》《中国文化产业未来十年发展空间——以扩大文化消费需求与共享为目标》《各省域文化产业未来十年增长空间——基于需求与共享的测算排行》等论文和研究报告,参与组织撰著“中国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系列”年度报告,负责文稿统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