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世界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绝大多数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负增长、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同时,世界贸易显著萎缩、国际直接投资断崖式下降、全球金融市场大落大起、全球债务水平快速攀升。
2021年世界经济仍可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阴影笼罩之下,但经济活动会有所恢复,经济增速会有明显反弹。世界经济的恢复程度和增速反弹力度取决于五个关键的因素,包括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趋势、全球价值链的调整、美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各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力度和效果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我们预计,2021年世界经济按PPP计算的增长率约为5.5%,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增长率约为5.2%,均比2020年上升9.9个百分点。我们预计世界经济有较大幅度反弹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各国对疫情的防控能力有所提高,防控策略更加适当,防控物资的生产和准备也更为充分,疫情防控对经济活动的损害程度降低;二是居民和企业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更为充分,自我防范和适应能力更强,疫情期间从事经济活动的安全空间更大;三是疫苗的出现将遏制疫情蔓延并加速经济活动的恢复。
姚枝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
孙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金融、公司融资和货币经济学,著有《汇率与国际收支》(1999)、《资本结构、治理结构和代理成本:理论、经验和启示》(2006)、《合作与不对称合作:理解国际经济与国际关系》(2016)、《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导论:理论发展与现实挑战》(2021)等。
张宇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著有《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1992年)、《国际经济政治学》(2008年)、《美国行为的根源》(2015年)、《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2017年)等。